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陈小奇 关注90后也关心南北方差异

2018年09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9月14日版。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新京报独家专访了文体娱领域的四十位“先锋”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创新和耀眼的成就。新京报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推出这些改变了时代的“先锋”人物专题。时评版会对应这些专题,刊载记者与这些人交谈过程中的生动细节,展示他们的过人魅力和精彩人生。

  重回根据地,涛声依旧

  有人称陈小奇为“广州流行音乐掌门人”,这一点儿也不为过。毕竟,在短短几十年的内地流行音乐史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那股岭南音乐旋风实在太过强劲。毛宁、杨钰莹、李春波、甘萍、陈明、光头李进、陈少华……在这一连串的大腕,以及《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等无数首至今被传唱的金曲背后,陈小奇就是那位真正的幕后英雄。

  我心想,这样的一位传奇人物,出场方式必然不会太随意。果然,见到他,是在北京作品演唱会正式举行的那天——二十多年前,陈小奇带领着“94新生代”在东二环边上的保利剧院成功文化“北上”,二十多年后,在这个当年的根据地舞台上,杨钰莹、张咪、光头李进等“爱徒”悉数亮相,演唱起陈小奇写下的一首首歌曲。最后,这位主角终于在《涛声依旧》的金曲中压轴登场了。

  众星拱月之下,陈小奇看起来十分威严,他与大家一起演唱着《涛声依旧》,音准到位,声线平稳。但第二天在接受采访时,他在一开始就毫不设防地坦白,自己其实紧张得不行。“在彩排的时候,我就发现我的声音是完全失控的,音准节奏什么的都乌七八糟,所以我就告诉所有的歌手说,不行,到时候得一起唱,我知道我自己根本没法往下唱,但晚上居然被他们集体出卖了一把。幸亏晚上突然状态好了,没想到居然就这么顺利唱下去了。”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与陈小奇这场接近一个半小时的采访,发生在作品演唱会圆满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陈小奇作品研讨会”之后。在这场研讨会上,《人民音乐》主编金兆钧、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宋小明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音乐界人士与学者悉数到场,大家围绕着陈小奇的艺术成就、作品风格以及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而陈小奇整个下午甚少发言,他坐在研讨会的“C位”上,静静地聆听着大家对他曾书写出的文字与旋律的理解和看法。

  在陈小奇的艺术生命里,一定不乏此类场合。赞美的话语,他应该也已听了无数遍。但是,陈小奇本人显然没有因此而洋洋得意、自命不凡。当90后的我刚说起前一日去看了演唱会现场时,他马上开口问:“你们这一代还会听吗?我一直感觉(这些歌)是中年人听的音乐”;当提及南北方社会风潮的不同时,他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起自己此次来京遭受了酒店的不公正待遇,“本来我们联系的那家酒店,到了交钱的时候,他们非要给现金不可,手机支付、银行转账都不行,最后还来了一句,没钱你就别住嘛!这种话在别家老板听到,肯定早就把你炒了一百次都有了。”当回忆起往事时,他又事无巨细全盘托出,充满精彩与转折,全面展露出从事文学创作行业的典型敏感触觉……

  采访终了,我在心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行业“幕后掌门人”的典型轮廓。无论是经典流传的作品,还是亲切又真实的为人,都担得起无数人的敬佩与仰望。如今,再回忆起数月前的那场见面,画面定格在的是最后——我与陈小奇一行人一同走至东四十条地铁站,沐浴着月色,彼此挥手道别。

  □杨畅(新京报记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