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018中秋国庆特刊·家的美味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2:2018中秋国庆特刊·家的美味

穿越古今忆中秋

唐朝“应将胡饼邀蟾蜍”,宋时饮酒达旦不虚度,明代十五祭果饼必圆,清朝尚芋食螺封佳酿

2018年09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这个始于唐朝、发展于宋、传承于明清的节日,在穿越千年的旅程中被赋予了对团聚的期待,对丰收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唐人心目中,虽然早已有祭月、赏月的传统,但中秋的概念尚未明确,这一天也只是寻常日子。至宋时,中秋节定,饮酒相对,通宵达旦,好不热闹。明朝,月饼正式成为中秋节令食品,以饼祭月,敬畏天地,也以饼相送,互通往来。清代,食物种类更加丰盛,工艺制作更加精美,美酒佳肴寄托情怀。

  

  唐

  中秋初成 以月寄情

  祭月、拜月、赏月传统由来已久。《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这里的“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中秋祭月之风从帝王之家逐渐扩散至寻常百姓家。这一天,云稀雾少,月光皎洁,人们以月寄情,祈求丰收、平安、喜乐。然而直至唐朝,《唐书·太宗纪》中方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中秋才真正成为一个民俗节日。

  赏月、祭月之余,还需美食相伴,但在唐人之前,人们一般以瓜果、圆饼来充当。据称,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正值农历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

  宋

  螯蟹新出 饮酒达旦

  中秋始于唐,而盛于宋。据传北宋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月圆人圆,中秋的团圆意义也突显出来。

  宋《东京梦华录》有云:“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于北宋人而言,这一天是阖家欢乐之日,是通宵达旦庆贺之日,而酒是欢乐的催化剂。中秋夜,北宋都城开封的许多酒楼都将出售新启封的好酒,无论显贵还是平民都将买上一壶,或与友人酌酒高歌,或与家人相对而饮,明月当空,内心喜悦,“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橙)橘皆新上市。”中秋时节蟹肥膏美,宋人也研究出了许多蟹的做法。相比于蒸煮的儒雅,东京汴梁街头有一种做法却显豪放:将大蟹洗净,去沙,剁去爪尖,剔去内脏,剁成四段,撒上面粉,搁油锅里炸黄,捞出来控油,蘸着面酱,连壳带肉,咯吱咯吱大嚼。

  此时,中秋食饼已渐成习俗,北宋苏轼曾描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但此时还没有形成“月饼”的概念。“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但当时作者记录的月饼也只是一种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明

  水乡采菱 月饼入俗

  时光流转至明朝,人们对月亮的崇敬没有减弱,月饼也成为中秋当天特定的祭月供品。在明《帝京景物略》中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除了严肃的祭祀外,月饼也演变成亲朋之间相送的礼品。明人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

  在明朝大小街头,也有了月饼贩卖。“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想象在几百年前的明清街头,拎上一盒圆圆的月饼,赴亲朋好友盛宴,月东升之时,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甚是欢乐。

  在明代宫廷中,还讲究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而在江南、岭南水乡之地,中秋时节还兴起了采菱、食菱的习俗。据明代《澄海县志》记载,“物产,果类有菱,两角的为菱,四角、三角的为芰,俗称菱角。”菱与“伶”同音,给孩童吃菱角寓意聪明伶俐。

  清

  桂花封坛 尚芋食螺

  到了清代,中秋之夜几乎家家设有宴会,以酬佳节。家中的女人穿上盛装,摆茶煮酒,祭拜月神,“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走月亮。”而家中孩童也有了玩具“兔儿爷”,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而在明末,“兔儿爷”承担的本是祭月功能。

  中秋寓意团圆,当时的人们也将更多的期许赋予这个节日,在一些地区就有了“市井子弟偷瓜送至亲,以祈生子”的习俗。“八月中秋金鼓哗,宁磬偷个好冬瓜,锦袍送到鸳衾拥,汤饼明朝竞洗娃。”瓜不得种,只得偷,偷个好冬瓜预兆来年就能生一个胖娃娃。

  在饮食上,至清朝时,月饼也发展出了更多样式。据清《燕京岁时记·月饼》记载:“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蜍之形,有祭毕而食者”,可见月饼之普及了。而在月饼制作工艺上,当时更是有诸多讲究,清人袁枚《随园食单》有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不知这是否就是今天五仁月饼的雏形。

  中秋时节,也正是桂花香气袭人之时。清人对于这一杯桂花酒也是垂涎不已,“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味香甜醇厚。”

  食月饼、饮酒寓意团圆,清人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清乾隆《潮州府志》载:“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而在田间地头,人们还会寻另一种美味,即田螺。咸丰年间《顺德县志》中说:“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食田螺可以明目。

  千百年后,如今赏月祭月的步骤已被简化,但人们对中秋团圆的美好期待未曾改变。

  A特02-A特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夏丹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