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都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地方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国际“城市记忆”学术研讨会,来自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地的学者专家汇聚在首图,共同探讨“城市记忆”建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与经验。
不同国家的“城市记忆”各有侧重
“有个老兵口述自己年轻时服兵役的经历。初期训练严格非常艰难,还要从贫穷中挣扎、养家糊口……”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伍慧贤的讲述,为在场听众掀开了新加坡口述历史上的一角。据悉,新加坡在2015年时发起了一场大型口述历史活动,几乎全民参与。除伍慧贤之外,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员赖素春、叶若诗,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中国学系教授李奎泰,国际口述历史协会和美国口述历史协会成员Lauren Kata等,带着各自国家“城市记忆”的经验和成果,参加了9月20日举办的研讨会。
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中心主任马文大曾对荷兰、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的“城市记忆”工作进行过考察,他告诉记者,有些地区的“城市记忆”资源侧重“口述历史”,而有些地方例如“北京记忆”则侧重“地方文献”。
60年来,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中心通过订购、呈缴、拍卖、交换、捐赠等多种途径,全面收集、整理有关北京地区的文献资料,并设立专藏书库。马文大指出:“地方志、舆图、文书、老戏单……我们收藏了大量旧时北京地区的珍贵史料,并打造了‘北京记忆’大型多媒体数据库新平台,以数字多媒体形式重新呈现给读者,传递北京历史文化。”截至2017年,“北京记忆”多媒体数据库总数据量为15.6T。
口述历史是活态的遗产
在美国有着丰富口述历史工作经验的Lauren Kata表示:“口述历史的力量在于它对听众和叙述者的参与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遗产和档案资源。”
“口述历史是活态的遗产。”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主任汤更生认为,现在语音、影像技术得以发展,给予了每个个体参与口述历史的机会。“普通人的记忆是容易被忽略的,但记忆绝不仅仅属于精英。每一个子民的感受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在口述历史方面,首图北京地方文献中心早在2005年就尝试性开展采集工作。2010年,“口述历史”正式纳入到北京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建设中,并设立专人专岗进行口述史的采集。截至目前,录制音视频共计16000分钟(270小时)。“每个国家和城市的历史背景都不同,但有个共同点就是每一处细微的记忆都是值得记载的,这是后代了解先辈的宝贵财富。”陈坚表示。
在居民个人口述史收集方面,首图也已在规划中。马文大表示,接下来将在“北京记忆”网站上开设专门的板块和入口,让每一位市民都可以将自己相关的私密档案资料进行上传,作为市民档案保存。
【问答】
新京报:首都图书馆“北京记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首都图书馆党委书记、代馆长肖维平:2002年,首都图书馆启动了“北京记忆”大型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工作;2007年“北京记忆”网站开通;2017年,改版后的“北京记忆”网站与公众见面。该数据库以近百年馆藏为依托,荟萃了北京建城3000多年、建都860多年的历史文化发展珍贵文献,是北京历史文化资源性数据库,是首图品牌阅读、经典阅读方式的一次创新。
新京报:目前我国“城市记忆”工作面临哪些困境?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主任汤更生:第一个是各机构如何分工和整合。除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学院、方志办其实也都在做“城市记忆”工作,这就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重复。第二从技术层面讲,大家都来做口述史,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如果能按照一个一致的标准,未来无论在保存、检索还是网络传播和共享时都非常便利。第三是关于资源提取和传播应该更加专业,比如编目、著录规则,需要把记忆资源变成有序的,否则这些资源都会变成一个接一个的信息孤岛。尤其目前视频的编目在国际国内都是一个新的技术课题。
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