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规范技术性创新 为互金打上制度补丁

2018年09月2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泡沫太大总归要破灭,互联网金融乱象有必要得到整治,否则或许有可能成为新的危机的导火索。

  2008年9月15日,次贷危机升级,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一场冲击全球的“金融海啸”随之而来,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创。

  尽管十年过去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已缓慢恢复,但是这场金融危机的阴影至今仍然存在,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消除。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贫富差距扩大、部分地区政府债台高筑,一些国家逆全球化等思潮兴起,金融危机有着再次萌动的迹象。

  过去一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如今距离上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刚刚十周年,下一场金融危机会否如期而至?

  从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来看,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力量颇显脆弱。

  近期进入美元加息+缩表的强势周期,美元升值、货币紧缩政策诱发全球美元回流美国,导致其他经济体融资成本上升,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面临货币贬值、财政危机、外储下滑等风险,多种因素并发,埋下了诱发金融危机的种子。

  金融危机并非无迹可寻,通过回顾历史,可以汲取相关经验,对下一次危机进行预判。

  十年前的金融危机,肇始于传统金融过度创新,美国各大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开发出各种金融衍生品,将其精心包装后卖给全世界投资者,部分金融衍生品极为复杂,甚至连推销者本身都不清楚,最终因风险过大诱发金融危机。

  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监管失控。监管部门看不懂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无法把控背后的风险。此后,各国吸取教训,纷纷加强监管,弥补监管漏洞,传统金融创新受到约束,从而将风险控制住。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有不同之处,下一次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技术创新成为热点领域,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金融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基础上,互联网金融诞生了,并且发展非常迅猛,且以科技型公司为主流。由于技术进步太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跑在了监管前面。

  近年来,面对花样百出的科技金融产品,监管颇有些力不从心,一时间互联网金融处于野蛮生长状态,风险亦与日俱增。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泡沫较为膨胀,各种技术性金融创新产品过于复杂,诸如区块链、虚拟币ICO等,普通投资者难以看懂,对其潜藏的风险更是不甚了解。因此,投资者容易被炫目推介、高息回报吸引住,从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投资风险。

  泡沫太大总归要破灭,互联网金融乱象有必要得到整治,否则或许有可能成为新的危机的导火索。

  由于目前互联网金融创新暂时缺乏严密有效的监管,叠加互联网技术的先天优势,技术性金融创新的风险被无限放大。一旦由技术性创新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将比以往历次危机都更有杀伤力。

  因此,在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各国不仅要回顾历史,汲取教训,更要提高警惕,做好技术性金融创新诱发金融危机的准备。

  要防范危机对世界各国再次造成伤害,需及早进行专业性预测,制定合适的应急方案,为互联网金融打上制度补丁,对技术性金融创新加以规范,不鼓励过度创新,需要以安全稳妥为优先目标,预备好安全垫,以降低金融危机对各国社会经济的冲击。

  □田宁(盘石全球新经济平台研究院院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