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家居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1:家居周刊

产品“再红”,无印良品也不该逃避抽检

2018年09月2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无论品牌理念如何,产品质量应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基础,只有用心做产品,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创意制图/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 封面评论

  

  近日,无印良品又红了。不同于之前以风格独特的产品理念在行业独树一帜,无印良品这次“出名”是因为拒检。根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委托检测机构对无印良品位于北京巴沟华联的店面销售商品质量开展抽样检测工作,但并未获得无印良品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工作人员坦言,商家对于抽检存在抵触心理,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据报道,9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根据北京市工商局日常监测工作计划,依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的规定,委托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无印良品巴沟华联店销售的木制家具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刚开始,执法人员并未获得无印良品方面的同意,在执法人员向该店店长出示行政执法证和抽检通知书,表明来意后,无印良品店长才将执法人员带到家具区,执法人员此时仅看到一件前期被监测的木制家具,其他被监测商品并未在现场摆放。

  随后,执法人员依职权要求到柜台检查与被抽检商品相关的票证账簿、货源、数量、存货地点、存货量、销售量等信息,遭到当事人拒绝。在执法人员坚持下,该店店长同意在其内部商品系统内查询被抽检商品信息。但执法人员看到,此时系统后台无信息登记。

  按照要求,经营者店内商品和销售记录均应在其系统后台有所体现。但执法人员到售卖现场拿出其他待售化妆品、衣物等商品进行比对查询时,同样发现均无相关信息登记。执法人员表示,当事人上述行为已明显违反产品质量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已构成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违法行为。最终,依据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工商部门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行为。

  无印良品于1980年诞生于日本,主推服装、生活杂货、食品等各类商品。自诩以材质精选、包装简化为特色,无印良品在品牌理念和产品风格上独树一帜,进入中国市场后收获众多粉丝。但是在产品质量上,并不像其自身宣传的一样,其产品屡次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中。

  无锡市工商局发布的2017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显示,2017年5月,无锡市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举报,反映无印良品无锡第二分公司销售的两款拉杆箱质量存在问题。执法人员征得当事双方同意,对由消费者提供的两款拉杆箱及在售的4款类似规格型号拉杆箱按程序进行抽样取证,并送法定检测机构进行质量鉴定。经检测和复检确定,送检拉杆箱物理机械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为质量不合格商品。

  经查,无印良品无锡第二分公司已销售上述不合格拉杆箱累计23个,均由总公司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统一配送供货。执法部门责令涉事公司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罚款53131.8元,没收违法所得13713.9元。

  南京市工商局同样发布消费提示案例,对无印良品销售的拉杆箱进行点名。南京市工商局称,2017年4月6日,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对无印良品销售的拉杆箱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送检拉杆箱未达国家标准要求。工商部门依法对无印良品作出罚款13000元、没收违法所得1998.99元的行政处罚。

  2017年第一季度,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学生用品质量监督抽查。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原色2B·6支装/件”铅笔“芯尖受力”项目不合格。

  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查询发现,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自2017年至今,收到来自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发出的四条行政处罚信息,违法行为涉及“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所销售的不合格产品包括烤面包器、服装等。除了产品质量问题被工商部门点名、曝光,无印良品还因“发布广告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违法行为被处罚。

  无论品牌理念如何,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基础。产品质量不佳,拒绝监管部门的正常执法行为,无印良品在公众面前的美好形象还能走多远?明星品牌、粉丝效应毕竟是一时的,只有用心做产品,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新京报记者 冯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