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后故事大结局,剧中宫廷菜令人垂涎,新京报专访厨师揭秘一人操办菜肴幕后
| ||
前日,《如懿传》迎来大结局,帝后最终决裂,如懿(周迅饰)对皇帝心死,病重多日却不愿吃药,最终在月光下安详过世,只留下给儿子永璂的遗书。乾隆皇帝得知噩耗,独自在两人年轻时定情的城墙上落泪,并决定抹去如懿一切史书记载,以皇贵妃仪式下葬,给她彻底的自由。而大反派卫嬿婉最终也被扳倒,喝毒药而死。
回味《如懿传》的故事,许多情节靠美食推动,皇帝与妃嫔交流感情,大多是在晚膳时;皇帝惩戒妃嫔、为如懿洗刷冤屈,多次选在家宴之际;而心怀鬼胎的阿哥去养心殿探望皇上时,也是借送甜汤之由。松鼠鳜鱼、牛乳糕、藕粉桂花糖糕等制作精美的宫廷御膳,也因《如懿传》的热播变成网红食品。为此,新京报专访《如懿传》道具菜大厨孙晓刚,揭秘《如懿传》如何还原清朝宫廷御膳。
一个厨师负责所有菜品
《如懿传》的“宫廷御膳”大厨孙晓刚是在2016年6月中旬接到剧组的邀约,驻组时间9个月,剧中所有提到名字的,或者演员需要吃的“御膳”都是他做的。孙晓刚坦言,宫廷菜肴制作难度比较大,南北菜系、荤素搭配、咸口甜口都要兼备。在拍摄前,孙晓刚仔细阅读了整个剧本,并比对史料,查阅剧本中提到的菜式是否可以实现,“有一些不能实现的菜或者菜谱研究不出来的菜,就替代了。”剧组为他准备了一个单独的操作间,包含操作台、炉灶、烤箱、消毒碗柜、锅碗瓢盆等。食材采购、制作、摆盘都由孙晓刚一个人负责。
菜市场买不到古代食材
孙晓刚称最难的是食材采购。在制定第二天拍摄计划后,他会提前购买所需食材。剧组经历多次转场,不同地方菜市场的食材完全不同,而且菜市场只能买到现代菜,很多都是古代不太常用的,所以只能根据买到的蔬菜调整制作方式,“比如彩椒,虽然看起来挺漂亮,但古代不吃,如果用这个就会穿帮。”还有一些很难购买的原料,比如燕窝、鹿茸,孙晓刚和道具组会在网上购买,“但像蔬菜、生鲜就没法空运。我们在坝上草原取景时,那边比较偏远,运到那里很有可能就腐烂了,所以只能在当地想办法购买。”
拍完现场吃光道具菜
没有被使用的糕点和菜肴在拍摄完毕后,道具组将其存放在保温箱里。如果确定当天已经没有这些菜的“戏份”,现场工作人员和演员便会把这些“道具”一扫而光,力争不浪费。
每份糕点做10份
剧中每种糕点,孙晓刚都要准备至少10份。“因为有时一条没有过,会拍好多条。”而菜肴则会准备3份以上。孙晓刚最忙碌的时候,是拍宴席戏。皇上和每位妃嫔的桌子上都至少要摆五六道菜,一场几分钟的宴席戏,他就要准备上百道菜肴。有一次为了准备皇上家宴,孙晓刚连着忙了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很多菜在端上桌时颠簸,摆盘会变得不好看,就要替换新的;或者在演员桌上放时间长了,蔬菜变色了,也会换新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菜刚做出来和拍摄的时候不一样,观众有时会觉得菜看着不太新鲜。”
最难做的是条头糕
孙晓刚印象中制作时间最长,难度最大的菜是皇上陪如懿下江南时,一定要打包回宫的条头糕。条头糕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需使用糯米粉、黏米粉、糖等融合之后过筛,揉成团时还要保证做出来没有颗粒感,再擀平,把豆沙放在里边卷,最后再上锅蒸。由于当时天气比较热,条头糕属于糯米类糕点,比较黏,为了方便演员更容易夹起来,孙晓刚便把糕点冻一下,变硬一些。
霍建华超爱道具菜
剧中出现的菜肴令人印象深刻,藕粉桂花糖糕、条头糕、香菇油菜、松鼠鳜鱼等。孙晓刚表示,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喜欢下江南,对江南的糕点也是十分偏爱,因此在剧中会适当多展示一些南方糕点。而在菜肴上,乾隆也更喜欢江浙一带的美食。
其中,松鼠鳜鱼和香菇油菜是妃嫔和皇帝的晚膳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菜品。孙晓刚说,松鼠鳜鱼主要胜在颜值,非常喜庆,体现了宫里的奢华富贵;而香菇油菜则是由于周迅比较喜好菇类,同时也容易咀嚼,没有声音,比较方便做戏。“导演一开始就说,不能用吃起来嘎吱嘎吱响的食材,比如芦笋,这会非常影响同期声收音。比较大块的东西也不方便,演员咀嚼着便不方便说台词了。”除此之外,汪俊也要求食材不能加添加剂,“因为演员会真吃这些道具,比如华哥(霍建华)就非常喜欢吃道具菜。”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