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保利首演,以色列原版曾被各国改编共77版,中文版由安娜冯宪珍孙强闫楠主演,重编音乐
| ||
| ||
一部以色列戏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排演过77个不同版本,如今中文版终于将在11月9日-1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正式与中国观众见面,这部号称是继有“华语戏剧制作奇迹”称号的《如梦之梦》后最大一次制作规模的戏叫《犹太城》。
《犹太城》由以色列戏剧大师约书亚·索泊尔编剧导演,刘烨妻子安娜伊思·马田、孙强、冯宪珍、闫楠、艾米莉·奥哈娜主演,作品制作班底来自以色列、中国和法国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中文版《犹太城》超40人的舞台呈现什么样?新京报记者采访导演约书亚·索泊尔、央华戏剧制作人王可然,在下月首演前为读者揭秘。
主题
困境下该用希望点亮生命
《犹太城》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二战期间在今天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犹太居民区,大量犹太艺术家居住在那里,即使第二天要进集中营,前一天晚上他们也要穿上最体面的衣服去剧院,他们不光看戏,还自己写戏、演戏,直面所有的灾难和死亡,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和故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真实原型。
在导演看来,这部作品无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上演它所表达的情感都是相同的。他清楚记得《犹太城》在英国国家剧院上演时,很多观众都表示这部作品是一场对于生命伟大的庆祝。“虽然当时在伦敦社会,那里的人们没有经历过犹太城里每天要面对生死的那种压力,但英国是一个竞争力非常强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都非常大,而《犹太城》为观众展现的正是不管在任何困境下,每个人都应学会用希望去点亮自己的生命。”导演表示戏剧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一直能发现新观众,尤其对一部历史题材的戏剧作品来说,每一次排演他都会有全新的理解和发现。
作为一个民营戏剧制作团队,大手笔将以色列当代最著名的作品全部放到中国本土来制作,制作人王可然表示,“《犹太城》里所发生的一切并非只是表现犹太民族的灾难。这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共鸣与我们相通,我们从不愿意做别人灾难的旁观者。”
舞台
完全保留战时被炸剧场原貌
此次《犹太城》中文版的舞台主要场景设定在一座在战争中被炸毁的剧场里,设计者在此场景中完全保留了当时剧场里被烧毁的幕布以及吊杆等设施,尽可能地展现德军入侵之后一座剧场被炸毁后的原貌。《犹太城》中文版的舞美设计由导演约书亚·索泊尔的夫人艾德娜·索泊尔担纲,她曾参与创作过80多部世界知名的舞台作品,她以往的许多作品在世界各地均获得过大奖。“《犹太城》这部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地方和国家都上演过,我已经参与设计过至少超过五个版本《犹太城》的舞台,每一次都会根据这个国家的特点在舞台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全新的尝试,这一次也不例外,肯定会有一些新元素加入到中文版《犹太城》的设计中来。”
在她看来,目前舞台设计面临最大的挑战在于,与导演到北京保利剧院亲自考察现场后,她发现那里的空间远比她以往看到的剧场空间要大得多,因此不得不开始思考该如何调整这个作品在舞台上的空间感,并利用好这个舞台让这部作品更贴近中国演员的演出习惯。
音乐
戛纳电影节奖项得主重编犹太艺术家遗作
从制作的角度来看,王可然表示中文版《犹太城》更注重于在音乐与舞蹈编排上的突破,音乐总监是中国最年轻的“文华大奖”获得者之一,曾参与过《如梦之梦》音乐创作的胡帅,编舞则是由以色列文化部三届新兴编舞奖的获得者诺亚·沙杜尔担任。
这部作品里面涉及的所有音乐都是当年犹太艺术家留下的作品,通过导演约书亚·索泊尔多年来的亲自探访与调查发现,哪怕每天都面对随时死亡的威胁,这些歌词和创作的乐曲都充满着极强生命力和希望。中文版《犹太城》将把这些犹太艺术家的音乐遗作重新进行编排,加以新的诠释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据悉,此次中文版的全部音乐由屡获戛纳电影节音乐类大奖的法国当代音乐家克里希那·勒维全部在法国重新进行编曲,为何选择他作为《犹太城》的编曲,制作人王可然解释“通过安娜的推荐有幸结识了这位法国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从艺术高度以及灵魂启发的能力上要比国内的作曲家更适合《犹太城》所表达出的‘人性高贵’这一主题。”
剧中大部分演员均由中国演员来出演,因此由他们所展现的剧中歌曲,音乐和舞蹈更符合中国观众的观赏需求。
服装
舞台将出现近千件旧衣服
《犹太城》是继2013年央华戏剧年度制作《如梦之梦》之后投入最大的一次制作,两年的筹备工作,两个半月的排练周期也堪比当年《如梦之梦》三个月的排练时间,演员预计最终将会在舞台上呈现40人以上,已经超过了《如梦之梦》的演员数量,除了两位女主演安娜伊思·马田与艾米莉·奥哈娜,以及来自美国的小提琴手迪兰·托马斯·伊波拉西米安是外籍演员外,剧中所有演员全都来自中国。
四十多名演员在这部作品里每人至少拥有一套到五套不同样式服装,而导演对《犹太城》中文版中的服装更是提出了高要求。首先从质量上看,剧中所有演员的衣服必须要符合故事发生时的年代特点,剧中德国军官和犹太警察的服装无论面料和样式,必须要与二战时期德国军官服装的质地完全相同,这对本剧的服装制作团队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据了解,演出进行中大量的“旧衣服”将作为重要的舞台元素,这些“旧衣服”有些本身就是古董,新制作的衣服则被要求做旧、仿旧,“旧衣服”在作品中所起到的视觉效果也将是这部作品最为令人期待的环节。根据剧中不同情节需要,舞台上将会累计出现近千件样式不等的“旧衣服”,仅开场便有几百件“旧衣服”从天而降,如此庞大的数量应该可以算作在中国戏剧舞台上使用“旧衣服”数量最多的一次。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