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北京新闻·发布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北京新闻·发布厅

北京各社区有望配两家便利店

三年内全市连锁便利店门店将达6000家以上;学校、地铁等单位将引入品牌便利店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去年12月,一家位于北京闹市区的便利店搭载了火车票代售、熟食售卖等服务,未来这类多功能便利店将加快布局。 图/视觉中国

  针对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昨日,上述七部门召开媒体通气会进行解读。会议指出,未来三年左右,全市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将达到6000家以上,原则上实现每个社区有2个连锁便利店的目标。

  据介绍,《措施》从“拓展发展空间,优化网点布局”、“加大资金支持,降低经营成本”等六方面,提出19条创新举措,鼓励北京连锁便利店发展。

  据悉,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不断推进,北京许多地方利用疏解空间,大力发展便利店业态。今年8月,东城、西城、朝阳等六个中心城区晒出了上半年“疏整促”成绩单。据东城区发改委透露,今年上半年,东城拆除存量违法建设1024处,新建或规范便民商业网点61个。同时,西城违法建设拆除和“开墙打洞”整治专项行动共拆除100925.1平方米,“开墙打洞”任务完成26处,治理和保持街巷数890条,新建或规范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40个。

  规划

  利用疏解空间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

  在发展空间及网点布局方面,《措施》提出“按居住项目规划10-20平方米/千人的标准预留便利店业态空间”的配置指标,以及利用疏解整治腾退出的空间资源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同时,将开放公共服务单位所属空间资源,在学校、体育场馆、医院、公园、地铁、科技园区等单位引入品牌连锁便利店,优化便民服务网点布局。

  《措施》还提出,对于使用社区内可利用的空间资源,利用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单位内部空间资源和市属国企房屋设置便利店的,要逐步改进准入登记。

  同时提出,要加强仓储物流空间设施保障,将便利店仓储物流设施空间需求纳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园区)+末端配送网点”三级物流体系统筹考虑。

  补助

  搭载蔬菜、早餐等服务将获租金补助

  《措施》实施后,政府将对符合条件的便利店提供资金支持。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部门将统筹商业流通发展资金和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商业流通发展资金按总投资的50%,总体不超过500万元金额给予支持。

  同时,统筹利用商业流通发展资金,对搭载蔬菜零售、早餐、针头线脑等便民服务的便利店给予租金补助,支持便利店创新发展示范项目。

  记者注意到,《措施》还将鼓励便利店内新增多项便民服务,并改革经营许可。如允许便利店扩大简餐类经营品种,改进机制饮品制售项目许可限制,允许连锁便利店企业开展乙类非处方药品零售等。支持便利店搭载出版物、音像制品、代收代缴等综合便民服务功能,并提出“支持连锁便利店门店申请成为离境退税定点商店”等内容。

  监管

  将规范连锁便利店牌匾标识

  记者注意到,《措施》在监管模式方面也将带来变化,首次提出了“对300平方米(含)以下的便利店,不再进行验收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此外,《措施》还提出“制定连锁便利店牌匾标识设置导则”。

  据介绍,这是考虑到目前便利店的主要发展方向还是连锁化,各级城管委会结合企业需求,甚至可以逐一进行样式选择,尊重连锁便利店自有LOGO、自有样式,同时也要结合某个区域环境景观的适应度。“如东西城牌匾标识色调和大小要适合东西城相对较窄的街道和低矮建筑,朝阳CBD等现代化建筑区域就可能会更亮、更显眼一些,我们会出台相关的详细导则。”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 讲述

  “小门脸没了,常去菜市场、便利店了”

  便利店发展的背后折射出了北京居民身边的变化。家住东城区幸福北里的居民潘阿姨告诉记者,去年“疏整促”工作开展以来,家门口一批牛羊肉店、面食铺、打印店等“开墙打洞”的小店没了,自己也更多去菜市场买肉菜,一些食品、调味品、日用品则去便利店购买。

  “后来楼下新增了便民菜车,我们就直接在那买菜了,但像我孙子他们年轻人还是会经常来便利店,买零食、饮料。”潘阿姨说,她和隔壁一些上了岁数的居民更希望便利店能新增一些餐饮和主食商品。

  另一位东城区居民连先生则对记者说,自家楼下就有一家便利店,环境整洁、品类也很齐全,但相比菜市场和部分超市,商品价格还是较高,“这家便利店是连锁品牌,卖的东西我还是挺放心的,如果价格低下来,我肯定会首先选择到便利店买”。

  ■ 现场

  企业称布局便利店将突出便民服务

  昨日下午,在东城区幸福大街和培新街路口,一家刚刚经历升级改造重新开业的便利店内聚集了不少消费者。记者注意到,这家店以面包、糕点和饮品销售为主,改造后新增了冷鲜肉窗口,此外还设置了果蔬销售货架。一位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店铺改造后“更宽敞了,以后来这里买肉菜也挺方便”。

  记者了解到,这是老字号食品品牌“百年义利”旗下的便利店。据该品牌所属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丰富销售渠道,品牌自2011年起开设连锁超市,经过几年发展已达到150余家。“自8月开始,开始将门店改造升级为便利店,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实现一次购物解决日常生活需要。”

  “这些便利店均开设在居民区周边,功能上以服务民生为主,引进了果蔬、肉菜等百姓生活必需品,将来还将引入调味品、小食品等。”该负责人介绍,“便利店供货方面,我们会和厂家对接采取直营方式,压缩价格空间。”

  ■ 声音

  “便利店助社区实现‘零距离、云服务’”

  当前市场背景下,大量企业正探索“进军”便利店领域,相关政策也鼓励提升便利店密度,覆盖更多居民。

  北京商业经济协会副会长赖阳表示,作为生活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便利店不仅是零售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应急点,还可以搭载肉菜销售、收发快递、洗衣、银行缴费等服务。

  他指出,过去很多便民服务商业存在使用非商业用房、未通过审批的设施等问题,在“疏整促”行动过程中经过调整后,居民便民服务在供应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网点需要进一步补足。这就要发展包括便利店、菜店等在内的便民服务网点,填补一些社区服务功能的空缺。

  “按相关部门规划和方案,两三年后北京便利店数量会迅猛增加,这既是百姓需要,也是企业发现市场新增长点后大量投入探索的领域。”赖阳说,“未来社区生活将是一种‘零距离、云服务’体系,就是足不出户但‘云服务’可以提供多种服务,便利店是一个最好的平台终端,能整合各种资源。”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