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期间被害,不给工伤赔偿?
据华商报报道,保安小袁在工作期间遭遇不幸,被患有精神分裂、作案时处于发病期的同事小周持刀杀害。经劳动部门认定,小袁身亡属工伤。小袁家属发现,陕西安保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给小袁购买工伤保险,也不认可其死亡属于工伤,事情过去半年有余,仍未对受害家属赔偿。
该算工伤却不给工伤赔偿,这引发不少网友的愤慨。都知道,保安是服务对象的安全后盾,安保公司则应该是保安的安全后盾。安保公司不为保安的权益负责,又怎么让他们对服务对象的安全负责?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保安员因工伤亡的,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该案中,在当地劳动部门已做出工伤认定,涉事公司未购买保险已涉嫌违法的情况下,其还迟迟不肯赔偿,这说不过去。也期待受害者家属能得到相应的法律援助,讨到公道。
□严奇(职员)
对“最年长讲师”赞美过后当反思
最近几天,湖南师大新闻学院55岁的讲师龚德才,因31年“专注教学,不评职称”的经历被大量转发而走红。龚德才本人回应说,看到那么多学生肯定自己的教学,“做30多年老师很值得。”
又见“最年长讲师”之类的新闻。毋庸置疑,龚德才老师的淡定宽厚心态让人感佩。但赞美之余,有必要对职称改革迫切性加以反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以往教师评职称过于注重论文、专著的多寡。近年来,教育部门也一再提出,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这也需要更多高校做出呼应。
在这方面,2016年河南大学的“三不(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老师常萍在退休3个月后,被学校返聘为副教授;没有论文但教学备受好评、自1999年以来一直是副教授的56岁应用数学系教师黄振友,成为南京理工大学启动职称评审改革后的第一位“教学为主型”教授,就树立了榜样。期待更多高校都能“见贤思齐”。
□祝建波(教师)
这样的纯慈善中学多来几打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广东国华纪念中学是一所纯慈善、全免费高中,“连袜子内衣都免费”,考上大学、硕博研究生也都继续全额资助学费,甚至细到生活费、路费。到这所高中上学有两个“铁”标准——家庭贫困和成绩优秀。创办17年来,本科上线率几乎为100%,每年有四五人考上北大清华,很多濒临失学的寒门学子命运因之转折。
尽管教育质量“艳压”很多“航母学校”,但国华中学“养在深闺人未识”,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业。虽然其不穿走得哆哆响的“高跟鞋”,但踩出来的脚印却是坚实的。更可贵的,是其以教育“斩断”贫穷代际传递的善举,这是对“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的呼应,更昭示了办学者、教育者的良心。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这当然需要向教育资源均衡化和“弱势补偿”机制等制度求解。但制度归制度,像国华中学这样,以点滴之力实现对教育公平的“厘米推进”,这难能可贵,也多多益善。
□范军(职员)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