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8年11月0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文化养老”多来点吧

  据媒体报道,近日,海淀花园路社区举办了“书香社区·阅读提供解决方案”系列活动。其中,“银发阅读”部分主要面对老年群体,以“书香社区,快乐陪伴,重返青春,从阅读开始!”为主题,号召社区老年人通过阅读打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解决社区老人精神孤独问题,需要老人的自救和社会的疏导。想方设法让老人不再蜗居家中当“宅老”,而是让老人们融入社会、走进社区。从而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与社会保持接触,有活跃的社交生活,积极开辟新的生活形式,才能获得和维持开朗的心境,获得快乐与健康。

  我国老龄化日益加剧,退休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增长。如何来迎合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书香社区·阅读阅读提供解决方案”系列活动,无疑给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妨多点类似的活动。 □杨龙(市民)

  报刊亭升级也是一个期待

  据媒体报道,本市已完成《关于规范提升邮政报刊亭的工作方案》,并提请市政府审议。方案提出了规范提升报刊亭的一揽子任务措施,将报刊亭打造成精致的城市家具、新型的阅读空间、便捷的服务载体。

  眼下,在不少城市已经看不到报刊亭了。至于报刊亭消逝的原因,有的是为了城市的整洁美观,有的是因为报刊亭经营困难难以为继。而首都北京的报刊亭仍然有不少存在,无疑成为了城市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但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报刊亭的升级转身,已经是一种必然,也承载了社会很大的期待。一方面,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给喜欢纸质阅读的人群提供更人性化的选择,城市街头的报刊亭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渠道。它可以让人行走在街头随时就能想到:还可以有书报可以打发时间;也能够让人在必要时想到,买报刊也可以到报刊亭。另一方面,拓展报刊亭的服务领域,让报刊亭的功能更多地延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这也是北京城市管理精细化可以延展的一个触角。 □彭爱珍(市民)

  “防寒坐垫”公交车里应该有

  近日,我去浙江宁波出差,乘坐391路公交车时,看见每个座椅上都加上了棉坐垫,顿时有一种暖流在心里流动。经向乘务员了解,原来这是女调度员们自掏腰包购买布料、棉花等物,利用休息时间亲手缝制。因为391路是“敬老文明号”,终点站又在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乘客居多,担心塑料座椅太凉不利于老年人健康,于是爱心驱使了她们。

  其实,北京的公交车里,要说那些未装空调的也不比宁波的暖和。冬天出行的老年人,常常不敢坐公交车冰冷的塑料座椅。让老人无奈地站立,不仅受累,而且车行晃动还不安全。

  给公交车加个“防寒坐垫”,解决这样的小问题也不需要什么大智慧,因此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当然,改换空调公交自是上上选,但如果在未改换之前,加个“防寒坐垫”的方法也是可以多样的,比如“募捐”,或者与公交广告公司合作。“想群众之所想”,这其实也是一种有力的回应。 □吴敏(市民)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