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卫提升居民幸福感,打造“健康朝阳”
|
面对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数量最多、涉公共场所多元化等特点,朝阳区不断完善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工作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创卫特色。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需要拿到三张‘入场券’。”朝阳区创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继全区顺利通过今年7月份的病媒防制验收,拿到创建国家卫生区的第一张“入场券”后,近日太阳宫、南磨房、来广营三个乡接受国家级卫生乡技术评估,是朝阳区创卫第二张“入场券”。下一步,全区将迎来北京市级验收,力争拿到第三张“入场券”。
“创卫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朝阳区一位创卫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创建国家卫生乡的过程中,始终将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放在首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一个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健康”。朝阳区计划到2020年创成国家卫生区,打造“健康朝阳”。国家卫生区是由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评审并命名的国家级卫生优秀行政区,是全国重要的形象品牌之一。国家卫生区体现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市民素质等内涵,是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明健康指数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设“健康朝阳”,朝阳群众既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更是受益者。创卫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维护公共秩序,保持环境整洁,把文明健康的习惯传播到首都每个角落。
南磨房乡:注重惠民利民,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
“最直观的一个变化就是,小区里的狗屎少了。”孙惠玲在南磨房乡平乐园社区已居住了24年,对于创卫前后的变化印象深刻。她告诉新京报记者,创卫以来,小区里绿化面积增加了,物业管理更好了,居民素质也提高了。“以前一些不自觉的人也开始自觉地爱护环境,不再到处乱扔垃圾,并自觉收拾宠物狗的粪便”。
“以前特别羡慕高档小区的住户,现在不用羡慕了。”和孙惠玲做了十多年街坊的陈小琴和艾美玲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创卫以来,小区里设置了可充电智能存车棚、智能小区门禁,“居民可凭卡进入,但外面的推销、小摊贩等闲杂人员不再能随意进出小区了,安全感有了,幸福感自然就提升了”。此外,小区里建了3个小亭子,种植了玉兰林和银杏树林,居民们有了赏花赏景的去处。“春、夏赏花,秋天赏银杏,冬天坐在亭子里赏雪。一起住了多年的老街坊在小区里散散步,赏赏景,拉拉家常,幸福感更浓了。”
南磨房乡创卫相关负责人介绍,平乐园社区属于老旧小区。而在南磨房辖区内此类老旧小区为数不少。此前,这些社区物业管理薄弱,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通过开展创卫工作,小区环境、道路和秩序均得到极大改善。
南磨房乡位于首都东四环中路城乡接合部,区域面积9.434平方公里,人口总量共约13.8万人。
南磨房乡党委、政府将创卫工作作为全乡重点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创卫以来,南磨房乡多次组织违章建筑拆除工作,组织阶段性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建立环境日常巡查、联合巡查、日夜巡查工作机制,推行“六包”责任制,整合资源,有效提升交通环境。
相关负责人表示,全乡搭建了工作会商机制,形成了每月例会与专项工作调度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由创卫工作模式转变为长效工作机制,确保环境秩序不反弹,区域持续整洁、有序,继续将惠民利民作为目标。
太阳宫乡:全体系创卫,让生活更美好
“这两年村里变化很大,环境更干净、整洁,生活也更方便、舒适了。”牛王庙村的一位居民表示。
太阳宫乡牛王庙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村内相继建设休闲广场,湿地公园、停车场、铺设雨污水管线、开展旱厕改造等工程,彻底改变环境脏乱的现状,打造了牛王庙生态村。
太阳宫乡地处北京市东北部,辖区面积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余人。2016年,太阳宫获评北京市卫生乡。2017年8月,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太阳宫乡正式吹响创建国家卫生乡的号角。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太阳宫乡紧抓创建国家卫生乡契机,围绕“减量精治优环境”这条主线,以城乡环境治理为切入点,全面开展基础设施改造、河道排污和大气环境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病媒生物防制等各项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太阳宫乡着力清脏、治乱、增绿,相继启动和完成了5大类60余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重点实施了莱太口袋公园、3条优美大街、10条背街小巷建设和太阳宫新区1-4号路及西坝河路交通综合治理等16个环境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辖区环境面貌和交通秩序。实施育慧南路综合整治工程,拆除违法建设2000多平方米,统筹做好“留白增绿”。
同时,太阳宫乡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对辖区4家汽修企业进行了取缔;开展“三尘三烧”污染防治和“无煤化”管控工作;共商共治解决坝河排污治理难题,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创建“国家卫生乡”要求,太阳宫乡基本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的各项指标。文明和卫生,正成为辖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来广营乡:坚持问题导向,要“面子”更要“里子”
“不仅周边环境更加整洁,我们老百姓出门体育锻炼也更加方便了,不出小区就能运动。”一位来广营乡居民表示。
近年来,来广营乡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给百姓提供更便利、更多元化的健身选择。目前,全地区共安装全民健身器材50套620余件,室外乒乓球台200余个,篮球场4个、笼式足球场2个,紧抓绿化隔离带建设,先后在勇士营郊野公园兴建4000平方米健身广场,500平方米健身广场舞场地和4400平方米的体育健身休闲广场。
据统计,目前24个社区体育活动室面积全部达到250平方米,使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利、高效的体育健身服务。全乡24个社区均建立了基层文体协会,基层文体队伍达140余支,每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百余场,形成了由地区到协会到社区,层层有组织、处处有亮点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地区全民健身工作的蓬勃发展。
来广营乡地处北京市朝阳区北部,是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化建设试点乡,辖区内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五环路横贯东西、京承高速路纵贯南北,地铁5号线、14号线、轻轨13号线连成四通八达的直通车。全乡总面积20.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流动人口5万。
来广营乡在巩固疏解非首都功能整治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创卫工作机制,以创建国家卫生乡为契机,积极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全乡辖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地区形象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意识和地区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
针对背街小巷“脏、乱、差”等现象,来广营乡大力推进“背街小巷”治理和优美大街创建工作。完成14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共计铺设柏油路26000余平方米、铺设人行步道砖21000余平方米,增建绿化绿地16500平方米,粉饰围栏围墙15400平方米、安装围栏35000平方米。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创卫工作中,来广营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要“面子”更要“里子”。下一步,来广营将继续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措施,加大力度,在整治中不断巩固,在巩固中不断提高,办好居民身边的实事。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叔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