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立信东北亚区数字服务事业群总经理申宁山认为,5G将会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与新的用例,目前中国在积极推动5G发展,中国对工业物联网的高度关注,以及数十亿蜂窝物联网传感器的规模部署,将引领全球5G快速发展。
今年6月,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4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标志着首个真正完整意义的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
爱立信东北亚区数字服务事业群总经理申宁山(Sinisa Krajnovic)表示,5G是数字化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爱立信预计到2026年整个ICT数字化的收入将达到3万多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其中的38%也就是约13000亿美元来自于5G。
5G巨大市场带动整个产业链“起舞”
新京报:被5G改变最大的行业可能是哪几个?
申宁山:我们对200多个行业应用案例做了分析,其中有十大行业最受益于5G,包括汽车、媒体娱乐、公共交通、医疗、金融服务、农业、零售、能源和工业、公共安全以及制造业。其中,能源和工业以及制造业尤其重要,爱立信与全球领先的5G运营商在这些领域均有合作。
除此之外,爱立信对这200多个行业案例进行分析,并重组成九个用例组,包括:增强型视频服务、监测与追踪、实时自动化、智能监控、自动机器人、危险和维护传感、增强现实、车联网以及远程操控,来帮助运营商找到适合自己的5G部署计划。
新京报:5G能给业界带来哪些机会,蕴藏哪些商机?
申宁山:5G是数字化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爱立信预计到2026年整个ICT数字化的收入将达到3万多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其中的38%也就是约13000亿美元是由5G带来的。爱立信6月份的流量报告显示,5G最强劲的三个市场是北美、东北亚和西欧。
目前爱立信在全球有七个商用合同,同时与全球近40个运营商在进行5G测试,包括中国的三大运营商。
新京报:5G是迄今最具技术难度的一代技术,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申宁山:5G既包括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全频谱接入等关键应用技术,也包括软件定义网络、虚拟化、云存储等基础支撑技术。但好的技术要被用起来,这就需要商业参与者。
爱立信认为,真正的5G商用网络必须是有终端的网络,所以芯片对5G商用时间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全球5G商用加速发展,中国2019年预商用
新京报:全球5G发展情况如何?
申宁山:5G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154个运营商计划在66个国家投资5G技术。
数据显示,目前发展最快的是美国。Verizon于10月1日在美国4个城市部分地区推出基于5G的FWA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服务。爱立信也参与其中,正式提供商用部署。
中国预计在2019年会提供预商用,2020年会有规模商用。韩国在2018年底可能就会宣布预商用,2019年初会进行更大规模的商用。日本之前打算在2020年奥运会时推出5G,现在也计划提前到2019年进行预商用。
新京报:中国的5G有哪些特点?
申宁山:中国政府高度重视5G战略地位,工信部指导IMT-2020 (5G)推进组正在进行5G系列技术实验和测试支持5G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国运营商积极开展技术试验。中国5G初期发展的重点是增强移动宽带业务,企业市场则需要依赖更广泛的网络部署和更成熟的5G生态系统。
嘉宾语录
从发展速度看,目前5G标准已经定义了三大场景,分别是eMBB(移动宽带增强)、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eMBB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量流移动业务宽带,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场景,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延时、高可靠链接的应用场景。
爱立信对200多个行业案例进行分析,并重组成九个用例组,包括:增强型视频服务、监测与追踪、实时自动化、智能监控、自动机器人、危险和维护传感、增强现实、车联网以及远程操控,来帮助运营商找到适合自己的5G部署计划。
爱立信建议协调频谱,让运营商在合理的频段上发展业务,同时也要慎重考虑投资策略。中国对工业物联网的高度关注,以及数十亿蜂窝物联网传感器的规模部署,将引领全球5G快速发展。
采写/新京报记者 马婧
图片/受访者供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