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电商平台于凌晨相继宣布成交额破亿;新零售带动线上线下大促
11月11日,双11单日大促零时开启。阿里巴巴、网易考拉、苏宁易购和京东等平台于凌晨相继宣布成交额破亿。
其中,阿里巴巴方面宣布,天猫21秒就突破10亿元人民币成交额,比2017年快了7秒;随后2分5秒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快了接近1分钟。网易考拉方面宣布,3分49秒成交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苏宁易购方面表示,成交额4秒破亿,50秒破10亿。从11月1日至11月11日14时,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达到1354亿元。
截至11日22时28分,天猫双11成交额为2000亿元。京东、网易和苏宁并未发布截至22时28分的成交额数据。在电商平台不断刷新自身纪录的当下,双11已经走过了十年。今年的双11有什么样的不同?电商平台成交总额不断攀升的背后,是否意味着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新京报记者 陆一夫 梁辰
交易额屡创新高
双11新动力何来?
去年阿里双11制造了1682亿元的GMV(成交总额)新高,今年仅用时15小时49分39秒就打破了这一纪录。京东则在当天早上9时36分就超越了2017年的纪录,截至下午2时累计下单金额高达1354亿元。苏宁国际公布的双11数据显示,11日0点过后的97分钟,销售额就超去年全天销售额。
GMV纪录一再刷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统计口径的扩大。随着口碑和饿了么完成合并,本地生活首次纳入到阿里双11的统计范围内。口碑披露的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抢后的前30分钟,有近80万用户涌入口碑APP提前购买线下吃喝玩乐套餐,购买笔数超过日常全天3倍。
另一方面,今年电商平台注重对年轻用户的营销力度,呈现消费市场年轻化趋势。京东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数比2008年增长了4.1万倍,明显超过全站用户总量的增长速度。
线上带动线下大促
新零售势不可挡
经过上一个双11的市场培育,今年双11新零售的元素更为明显。今年,阿里旗下盒马、大润发和居然之家的线下门店首次全面参与天猫双11活动;京东联合线下X无人超市、7fresh等创新业态参与,苏宁则以“上网上街上苏宁”为主题,联合线下苏宁云店、红孩子、苏鲜生、零售云、苏宁小店等10000余家门店参与双11。
线下门店参与双11并不是新鲜事,不过,一些与电商平台合作的传统线下门店明显领跑。以家居品类为例,过往受制于运输条件导致电商化比例较低,但随着线上线下融合,居然之家、曲美等家居企业电商业务拓展明显加速。仅双11半日时间,居然之家全国266家门店的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此外,盒马鲜生、7fresh等零售新物种同样表现出色。数据显示,盒马鲜生双11当天开门营业仅2个半小时,全国盒马成交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天。
物流再提速
复兴号双11首秀
双11交易金额的新高不断刷新,随之而来的是物流订单的急剧上升。据国家邮政局介绍,今年双11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8.7亿件。菜鸟网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6时48分,物流订单量达到8.12亿,超过2017年双11全天订单量。
为了应付物流压力,今年电商平台纷纷加大快递投入,尤其是阿里和京东,二者今年的角力聚焦到空中运输上。今年双11前夕,菜鸟网络宣布将在常态包机基础上再投入40余架次包机,京东物流则在11月6日宣布第一架全货机成功首航,积极备战双11。
除了空中运输外,高铁继续投入到双11运力中,复兴号更是首次亮相双11。今年,铁路部门首次在北京至长沙的G83、G506复兴号列车设置“京湘专用车厢”运输电商快件,一列高铁快件的运输能力由过去的500公斤提高至如今的5吨。
在进口商品方面,电商平台与海关的关务系统直连,让进口包裹清关和通关效率大提速。截至双11当天9时,天猫双11进口订单清关量突破1000万单,比去年提速10个半小时。
消费降级?
内需市场仍存上升空间
尽管社会上关于“消费降级”的讨论时常兴起,但是,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继续刷新交易额纪录,反映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趋冷丝毫没有影响消费者参与中国“黑色星期五”的热情。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预测,今年天猫双11有望首度超过2000亿大关,此外,包括京东、苏宁等在内的其他全行业电商平台双11期间大促将超过3000亿元。
作为组成我国GDP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正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4万亿元,同比增长9.3%;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在国际贸易形势不断变化和宏观经济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双11的火爆,在证明内需市场仍然存在上升空间的同时,也能说明消费是我国GDP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
■ 声音
十年双11,消费正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动能
“剁手党”个人与家庭双11小账单汇聚起国民经济发展新成绩单。
今年11月11日,电商平台们又给出一份份创造纪录的消费清单。双11十年,成为中国电商乃至消费领域的最重要节点之一。
双11的一连串纪录,是参与双11的国内乃至全球品牌与数亿消费者共振释放的商业势能,展现了中国社会消费升级的汹涌大潮,更凸显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零售以及产业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对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引领作用。
消费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动能。双11网购数据表明,3C数码、家装家饰、美容护理等指向个体更高消费层次的网购屡创新高。不仅是线上,双11期间线下消费热潮更是席卷全国。如此旺盛的消费生命力,让人感慨中国的消费增量市场空间足够巨大。
可以说,十年双11见证了中国消费升级新趋势。这首先源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8%,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引擎。
从新需求、新消费来看,服务消费在加快增长,旅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增长比较快,实物消费中升级类的商品增长也比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化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4.2%。
当人们的收入持续增长,并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以及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对于未来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时,必然会转化为消费支出的增加,尤其是针对各类满足自身更高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升级的另一层意义由此显现——升级并不仅仅代表社会消费支出能力增强,更代表消费者能获得与之匹配的服务内容。双11是中国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商业大变革。十年双11的最新变革,则是以新零售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模式兴起。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
与之前双11主要集中在线上不同,近两年的双11实现线上线下消费势能的同步爆发,带动线下产业链的整体升级。其中不仅包括线下零售业,还包括采购、制造、物流、金融、营销等各相关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同时,传统产业所积淀的数据、人才、资金、渠道等基础,同样通过汲取互联网运营和技术优势后,获得更强大的质量增长动力,并分享给电子商务领域,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链路服务。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无论是通过手机一键网购,还是走向附近的商场购物,都能获得下单、送货等各个流程同等顺畅、无缝对接的消费体验。
这就是消费升级所必需的供给侧改革效应。相比于字面意义上的“买买买”,十年双11背后的中国消费升级新趋势,其实与正在推动的经济社会升级趋势一脉相承。创新动能带来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互联网+”、虚拟经济实体化的双向赋能效果日益明显。
新产品新业态持续活跃、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市场竞争力提高,民众个体的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消费结构性优化也就带来更多的市场需求增量,最终形成(创新领域和行业)投资、生产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昂扬奔跑。这恐怕就是“剁手党”个人与家庭双11小账单汇聚起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成绩单。
□远山(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