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书评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书评周刊

寻常滋味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好吃的东西,人人皆爱。有些食物,即使未必能尝之于口,但只消听到名字,就能让人条件反射般食指大动,垂涎欲滴。鱼翅、鲍鱼、海参、熊掌、鹿筋、大闸蟹、金华火腿……这些珍馐名馔,已经成为了中华美食的代名词。正在热映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中,取数只大闸蟹之膏黄精华,酿入香橙中蒸熟的蟹酿橙;合蒸炸炖煎于一味的脆皮婆参,隔着荧幕,就让人意动神迷。

  但这些冠压群肴的珍馐佳肴,就像是供奉在博物馆里的稀世奇珍一样,绝非普罗大众所能消受。反而是皮蛋、臭豆腐、敲肉羹、米线、洋芋搅团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寻常滋味,更能惹动我们这些普通人最熟悉的相思。我们对食物的依恋和记忆,也都寄托在这看似最习以为常的食物中。它诞生于匮乏的古久时代,经历一代代先民胼手胝足的加工抟塑,成就了日常生活中历久弥新的古老味道,也将这种味道深深根植于这个古老国家大众文化之中。

  描述味道从来是一件难事,即使是中国文字这样变幻多彩,要说清鱼香肉丝的味道,仍然近乎于不可能的任务。好在那些有着一条敏锐舌头的人,同样也有着一支健笔。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古远清、蔡澜、庄祖宜,包括《风味人间》的总导演陈晓卿和纪录片中出现的那位《鱼翅与花椒》的作者英国食客扶霞,都透过文字,向我们展现了说味的无限可能。

  油盐酱醋,写尽世事百态;纸端墨香,蕴藏寻常滋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