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对话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对话

“让宪法宣誓者确立对人民的敬畏”

宪法宣誓最早基层实践建议人卫爱民表示,为更好地防范腐败,可让官员和家属集体参与宪法宣誓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12月3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市民在了解法律法规相关知识。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各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新华社发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近年,公职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已成为常态。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要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早在2009年初,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就在选举和任命官员时进行宪法宣誓就职活动,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宪法宣誓的基层实践。这一实践的建议人,是时任海淀区人大代表卫爱民。

  日前,新京报记者对话卫爱民,他说,有感于当时官员接二连三被查处的情况,他提出官员任命时对宪法进行就职宣誓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并实施。不少宣誓过的官员曾表示,终生难忘。

  卫爱民还建议,为避免今天的宪法宣誓流于形式,官员宣誓前应专门学习宪法不低于8小时;为更好地防范腐败,可让官员和家属集体参与宪法宣誓。

  谈初衷

  让公职人员知道权力是人民给的

  新京报:2009年初,你为什么要提出给官员任命加一道就职宣誓程序?

  卫爱民:因为那段时间在报纸上接二连三看到官员被查处,我想,应该提高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让他们知道权力是人民给的,他们应该给人民一个承诺,给国家一个承诺,给人民代表大会一个承诺。所以我当时提出采取向宪法宣誓这种方式。

  新京报:为什么要采用宪法宣誓这种方式?

  卫爱民:当时是春节期间,我用近一个星期学习研究各国宪法,还到国家图书馆查阅了资料。我想,承诺的最好形式就是宣誓,面对国徽等于面对国家、人民,就是给国家、给人民一个庄严的承诺。

  我发现,很多国家都在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它是议员参与立法的资格,也是官员就职的必经程序。因此,我提了《关于对人大及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一府两院工作人员实行就职宣誓的建议》,强化被任命者“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意识。

  谈细节

  曾想让官员承诺“不贪污,不腐化”

  新京报:你在建议中设计了哪些细节?

  卫爱民:我主要是设计了宣誓的誓词,一开始想让官员承诺“不贪污,不腐化”等,但我看了各国誓词,发现都是从正面说的,而不是从反面说。所以,当时提出了“忠于宪法”“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等提倡性的内容。宣誓的具体形式,建议里没涉及。我还设计了一个监誓人,由人大常委会的主任或副主任担任,最终没实现。

  新京报:提出建议后,区人大常委会很快就采纳了?

  卫爱民:是的。春节后,我一上班就把这个建议提交到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很快回复我,说建议挺好的。2009年2月13日,我的提议被审议通过为《海淀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就职宣誓的决定》。就在当天,新任命的海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壮等官员,在区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厅进行宪法宣誓。

  谈效果

  宣誓人5年后仍能清晰地说出感受

  新京报:还记得第一次就职宣誓的场景吗?

  卫爱民:当时,两名宣誓人在台下,面对主席台上的国徽,左手捧着宪法,右手举起拳头,郑重宣誓。主席台上的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列两旁,台下的委员、代表们全体起立。常委会委员们坐在前排,我是列席代表,坐在倒数第二排。从宣誓人的声音中,我能听出来那种激动。

  新京报:宪法宣誓对当事人有什么影响?

  卫爱民:宪法宣誓很庄严,是对心灵的洗礼。很多官员跟我说,宪法宣誓令他们终生难忘。第一个宣誓的刘壮副检察长,在5年以后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之际,还能准确地说出当初宣誓的时间、地点和感受。

  还有一个插曲,在海淀区人大及常委会进行宪法宣誓时,不少宣誓人希望把宪法文本保存下来。我觉得他们把见证自己任职的《宪法》文本带回家,不仅有纪念意义,也有实用价值。官员多翻多看宪法,法治意识会更强。

  新京报:你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当时开展宪法宣誓有风险,为什么这么说?

  卫爱民:主要是法律风险,宣誓行为是一个法律行为,但当时缺乏法律依据。但我个人认为,这一步迟早要走出去。由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是世界宪法文化中带有共性的规律。比如新加坡规定,议员未经宣誓不能参加立法活动;有的国家规定,总统不宣誓就职不可以行使总统权力。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为国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进行尝试。

  谈建议

  让家属一起参与宣誓有助反腐

  新京报:今年年初,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你对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怎么看?

  卫爱民:宪法宣誓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宣誓者从内心确认对宪法的敬畏,也就是对人民权力、对国家权力的敬畏。只有对宪法对国家心存敬畏的人,才能够忠实地履行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宣誓是必要的程序,为了真正实现宪法宣誓的目的,我认为有必要对宣誓者进行宪法培训。如果宣誓人对宪法内容都不掌握,那么宣誓的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我曾向北京市人大建议,拟任官员在宣誓前要进行至少8小时的宪法学习。

  新京报:在宪法宣誓的形式方面有建议吗?

  卫爱民:有些官员腐败,有家人的参与,我认为,让家属和官员一起参与宪法宣誓,有助于更好地防范腐败。

  去年开始,宪法宣誓增加了唱国歌环节,仪式感更强,可以让更多人在宪法宣誓过程中受益。

  谈普法

  各行业宪法宣誓有助全民学习宪法

  新京报:12月2日,我国首个宪法宣传周启动,全国近10万名律师进行了宣誓。律师的宣誓,与官员的宣誓有什么不同?

  卫爱民: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官员实行宪法宣誓,其性质是国家宪法宣誓制度。而包括律师、公安干警、学生等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宣誓,是全民学习宪法、尊重宪法、崇敬宪法的实践活动。这种宣誓行为,对于普及宪法,树立全民宪法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作为人大代表和律师,你对宪法学习和宣传宪法有什么建议?

  卫爱民:要把宪法宣传作为法治宣传的基础和核心。宪法的条款应该经常出现在大众媒体上,使它深入每个人心中,使每个公民知道自己的宪法权利、每个公务员知道自己肩负的宪法责任、每个国家机关能够履行好宪法赋予的职责,使宪法成为所有国家机关工作的准则。

  我认为,宪法普及的重点人群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宪法课程应该贯穿各个教育阶段。如果坚持10年宪法教育,将造就一代宪法新人。

  宪法的实践要深入人心,国家应该有一套制度保障,建议国家加强对宪法的司法保护,比如设立宪法法院,履行宪法保护的职责。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