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破冰者”江丙坤走了,他是真正“睡醒了”的台湾政治家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立此存照

  在两岸关系上,回避实质性问题、采取投机策略仍是台岛不少政客的做法。他们缺乏江丙坤式的客观理性,缺乏“破冰”的勇气。

  12月10日,海基会前董事长、国民党前副主席江丙坤去世,终年86岁。

  江丙坤是以两岸关系破冰者的身份为人熟知的。2005年3月,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江丙坤率领国民党参访团访问大陆,这是1949年后,国民党第一次组团访问大陆。这次“登陆”为当年4月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著名的“破冰之旅”奠定了基础。

  2008年-2012年,在江丙坤主导海基会的4年期间,其与时任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共举行了8次“陈江会谈”,两会协商达成了18项协议,其中包括“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协商、空运直航、邮政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ECFA两岸经济协议等。

  凭借这些协议,阻断两岸半个世纪的天堑不复存在,潮起海天阔,两岸民间交流从此无法再被逆转。

  从江丙坤从政经历来看,他也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他正式进入台湾地区政坛时已50岁,此后就开了“外挂”,得到陈履安、连战等国民党高层扶持,平均两年升一次官,一直做到部长级高官,主要在经贸领域打转。

  这个时期,他对大陆的看法与当时两岸的紧张情势一致。他曾批评日本对大陆过于友好,导致日方不给他颁发签证;也曾不恰当地认同所谓的“阶段性两个中国论”,引发政坛风暴。

  2000年国民党第一次在台湾失去政权后,江丙坤的“外挂”政治生涯结束。这给了他站在客观立场重新审视两岸关系的机会。

  2003年,连战提名他担任国民党副主席,两年后,江丙坤参与启动了两岸互动的新进程。

  纵观江丙坤两岸立场的转变,务实、客观以及老派国民党人的“中国情结”起了主要催化作用。他看到了2001年大陆加入全球经济体系后的迅速崛起,看到了台岛的未来与大陆不可分割。他不是一个“睡不醒的人”。作为两岸和平的建设者,脱离政坛后的江丙坤对台岛的狭隘性倾向、对那些“睡不醒的人”忧心忡忡。

  他曾在马英九任内建言让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落地,让台湾地区民众多看看国际新闻,了解一下世界的变化;在两岸形势紧张的时候,他曾设想成立台商慈善基金。

  他的这些努力均成了台岛政敌的靶子。2010年江丙坤协助启动的两岸“货贸、服贸”谈判也因“太阳花”运动无疾而终。两岸关系再度面临严峻挑战。

  在今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江丙坤服务了一辈子的国民党取得大胜,夺取了22个县市中的15个地方政权,两岸似乎又看到了重回两会两岸协商时的机会。

  但实际上,这还远不到时候。在两岸关系上,忧谗畏讥、回避实质性问题、采取投机策略仍是台岛不少政客的做法。他们缺乏江丙坤式的客观理性,缺乏“破冰”的勇气。

  比如,不少台岛政客有意将两岸问题限缩在贸易关系上。殊不知,不建设两岸政治关系,不经营民意,哪有稳定的贸易关系?

  他们需多学学江丙坤的大局观,多借鉴些勇气,否则,就只是“假睡醒的人”。

  □徐立凡(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