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旅游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1:旅游周刊

研学旅行指导师标准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旨在推动教育旅游专业化发展

千亿研学游市场 旅行社尚待发力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本月,中国旅行社协会对外发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据了解,尽管目前研学旅行火爆,但旅行社所占的市场份额仅10%。虽有不少旅行社与学校展开研学旅行方面的合作,也难免有为学校“做嫁衣”之嫌。在业内人士看来,研学旅行属于教育旅游,核心是教育,而旅行社其实并未真正进入这一领域。

  持教师证或导游证可报考研学旅行指导师资质考核

  《标准》对研学旅行和研学旅行指导师进行了定义: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研学旅行指导师是指策划、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和指导中小学学生开展各类研究学习和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掌握目的地、课程方案设计、安全风险管理等研学旅行知识,也需要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结构和课程类型等教育教学知识。

  根据标准,对于担任研学旅行指导师职责的人员,首先要满足持有初级及以上导游证(或教练证、教师资格证或中高级职称证书)等条件。在获得以上前置资格后,还应参加中国旅行社协会(或授权的培训机构)组织的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可取得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

  据了解,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提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国内研学旅行的发展进一步走上快车道。随着研学旅行热度不断攀升,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成为问题。

  在此背景下,为保证研学旅行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旅行社协会对外发布了《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送审稿,向业界征求意见。据了解,此次标准将规定中小学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规范性引领条件,未来将对研学旅行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份送审稿发布之前,研学旅行指导师工作也已经在各地陆续铺开。2018年9月,武汉出台中小学研学旅行相关标准,明确要求研学导师需要经过专业机构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另外还有一些培训机构也推出了自己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专家认为,中国旅行社协会推出此项标准,也将有助于旅行社行业统一研学旅行指导师资质问题。

  近两年16个研学项目获得融资

  眼下,国内研学市场无疑是教育机构、旅行社等都想分一杯羹的香饽饽。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显示,未来三五年内,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除了各中小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旅行社,还有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在内的高校也参与其中。据《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在2017年内,工商资料中新增“研学”的机构超过5000余家。在资本市场,研学旅行项目也同样受到关注。据执惠统计,2017-2018年间,共发生16起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领域融资。本月,青少年研学旅行平台青蛙研学宣布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对家长来说,参与研学旅行的根本因素还是在于“效果”。在去年暑假时,李女士让刚上初一的孩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海外研学旅行项目,行程十天左右,开销2万余元。在孩子回来后,李女士发现原本内向的孩子,开始愿意和她谈论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这一变化令她喜出望外。于是在今年寒假的研学旅行项目上,李女士毫不犹豫地给孩子报了名。

  在眼下的研学旅行市场中,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仍然突出。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就曾公开表示,目前国内的研学旅行有两个主要问题倾向,一个是“只学不游”,再一个是“只游不学”。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解决这些行业短板,中国旅行社协会提出的此项标准很有必要。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应该把它作为一个行业的行规,作为产品质量的标准。”

  旅行社无奈“做嫁衣”

  在业内人士看来,能否落实这项标准,仍取决于研学旅行指导师能否为研学旅行产品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从当前旅行社在研学旅行市场的表现来看,相关产品的“吸金”能力仍是问号。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旅行社的研学项目是与学校合作的,但双方合作难以用“深入”形容,单纯为学校研学活动“做嫁衣”的旅行社也不在少数。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作为合作方的杭州长桥商务旅行社,仅是项目的收客渠道,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学项目提供客源。在整个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活动安排、行程规划等一系列环节,旅行社均不参与。

  另有一些旅行社,与学校合作的程度相对更深入一些,但也依然有限。据了解,众信旅游的研学团会派出自己的领队,负责旅行中所有的统筹工作;校方则会派出老师,负责照顾孩子、结合课程内容。如果不是与学校合作的研学团,而是来自不同学校的散客,就无法安排专业老师,只有领队带队。研学旅行属于教育旅游,老师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从教育机构的视角来看,旅行社的研学旅行产品,教育属性缺乏依然是老大难的问题。

  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市场运营部副总监王寅告诉新京报记者,旅行社的研学产品,随团派出的很多都是领队,但教育机构往往会派出专业老师;在路线上,旅行社产品在参考旅游线路的基础上修改,学生的主要活动还是旅游;在产品定位上,旅行社走低价路线,这也是旅行社的旅游基因决定的。

  从此次的标准来看,提出了拥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可考取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也能看出意在解决旅行社的这一痛点,提高产品质量。不过,目前在国内研学旅行市场内,旅行社掌握的话语权无疑是微弱的,根本原因便在于研学产品的经济效益。

  旅行社尚未真正进入教育旅游市场

  统计显示,在研学人群选择的研学渠道中,通过学校游学的人群占比45%,游学机构约占27%,留学中介约占14%,旅行社仅占10%。而在国际游学中,自行组织的各大公立私立学校市场份额约占70%;教育培训机构/留学中介机构约占10%;旅行社约占9%;专业游学机构约占8%。

  “研学旅游属于教育旅游,这并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带有很强的公益性,利润比较薄,所以旅行社的兴致缺缺,真正沉下心来做教育旅游的专业旅行社极少,综合性的大型旅行社也不把教育旅游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王兴斌表示,“这个标准能不能做好,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能不能给旅行社以及指导师带来经济效益。”

  即便是在专业的研学旅行机构中,毛利率水平差别也很大。以游学研学为主营业务的世纪明德,2017年毛利率为26.39%;而另一机构乐旅股份,2017年毛利率仅4.24%。对于毛利率向来偏低的旅行社,研学旅行产品的价格也往往低于教育机构,其毛利率几何也需打上问号。

  “和学校合作,旅行社主要是扮演了一个招揽客人的角色,解决交通、解决住宿。但教育旅游的核心是教育、是学习,我认为旅行社没有真正进入这一领域。”王兴斌表示,“目前旅游行业,包括旅行社,仍然缺少文化修养、文化情怀。这些素质上不去,真正的教育旅游很难做起来。”

  王寅则明确表示,目前研学旅行市场的整体变化,是一些机构的出局和淘汰。“相信未来行业会更加健康和完善,只游不学、不注重研学产品教育研发和成长收获的机构,必将会淡出市场舞台。”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郑艺佳

  封面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