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封面报道
下一篇

刘永坦:为中国打造“火眼金睛”新体制雷达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人物简介】
刘永坦
1936年出生,祖籍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

  开始研究时被质疑“美国做出来了吗?”

  生于乱世,历经国难,1936年出生的刘永坦,心中一直根植“科学报国”的想法。

  40年前,1979年2月,刘永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迈出国门的学者,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进修,师从国际雷达权威谢尔曼教授。当时,传统雷达虽然有“千里眼”之称,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新体制雷达的研究,从而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中国必须要发展这样的雷达!这就是我要做的!”1981年秋,怀揣这份心愿,进修结束后的刘永坦回国了。

  回国后的刘永坦,在面对技术挑战之前,先遭到了观念上的质疑。当时,“新体制雷达”只是一个概念,国外也没有做成。他被问得最多的便是:“美国做出来了吗?英国做了吗?”

  那一年,刘永坦频繁往返于北京和哈尔滨之间,给各个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进行讲解。

  “真的是有相当多的时间在往北京跑,一年大概有200多天都是在外面。”刘永坦向媒体回忆时表示。

  游说立项在1982年初春有了转机,刘永坦向当时的航天工业部预研部门领导详实介绍了当时发达国家新体制雷达发展的动态,并畅谈了自己的大胆设想。预研部门当场拍板支持。

  10个月的连续奋战后,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诞生了。1983年夏,原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召开整整4天的方案评审会,最后与会专家们一致表决通过这份报告。

  “新体制雷达”的研究就这样开始了。

  10余年更新升级,核心技术领先国际

  800天论证、8年实验、10余年不断更新升级……科研的齿轮一旦转动,就不会停止。

  方案通过后,刘永坦率领团队六个成员踏上了“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数千次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刘永坦主持的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在新体制理论体系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6年7月,航天部邀请多位著名专家进行鉴定,专家一致认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掌握了对海探测雷达的主要关键技术,某些单项技术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从此,新体制雷达从预研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

  1989年,刘永坦团队克服经费困难、试验环境恶劣等难题,终于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1990年4月3日,团队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取得重大突破。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新体制雷达”的初步成功,并没有让刘永坦团队止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不断地攻关、升级,2011年成功研制出我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造价更低,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2015年,团队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黑龙江省唯一一个“两院院士”,1991年、2015年两次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次问鼎有中国科技最高荣誉之称的“最高科学技术奖”,殊荣满满的刘永坦,更愿意把这些归结为团队的力量。

  ■ 获奖感言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做成了点儿事。这事离开团队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做到的。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一种无上的光荣,这份殊荣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刘永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