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特别报道

北京拆违腾退土地五成“留白增绿”(2)

去年建设提升7类基本便民网点1529个;核心区故宫周边打造特色精品胡同片区

2019年01月16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杨梅竹斜街
天坛

  胡同之小在空间 胡同之大在生活

  胡同、街巷是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很宝贵的资源。背街小巷整治是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态重塑,与生活在胡同里的人紧密相关。在街巷治理过程中,各区把历史文化内涵和百姓需求都纳入到规划设计中统筹考虑,注重街区功能的完善与配置,打造了一批精品街巷。2018年,本市积极推动街巷治理向街区更新转变,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力求整体上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进而实现老城复兴,彰显文化自信。

  ●西城

  胡同里感受“慢生活”

  疏整促工作启动以来,核心区发生了哪些变化?西城区因地制宜,打造了不少各具特色的美丽街巷,让老胡同焕发出干净的新面貌。

  建成首个胡同慢行系统

  近日,为让胡同恢复原来模样,让居民感受“慢生活”,西城首个胡同慢行系统落户椿树街道。

  记者了解到,胡同慢行系统全长约1000米,由万源夹道、琉璃巷、西南园胡同等七个胡同连接而成,除应急车辆外不允许其他车辆随意出入。

  慢行系统共有三个路口,首先是吉祥头条。进入吉祥头条后向南走,映入眼帘的是慢行系统第二个入口——吉祥二条,这里不仅安装了挡车桩,胡同里还有一面别致的照片墙,诉说着琉璃厂百年来的兴衰和胡同的变迁。大沙土园胡同是慢行系统的第三个主要入口。为了保障公共应急车辆进出,街道特意设置了可升降挡车桩、微型消防站。

  除了交通管理,胡同还注重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前孙公园胡同是慢行系统中最热闹的街巷,饭馆、超市、理发店、蔬菜水果专卖店应有尽有。铁鸟胡同全长近两百米,是整个慢行系统中较长的胡同,不仅有车棚、坐椅,到了花期,空中花架将缠绕紫藤、绿荫。西南园胡同则利用夹角处的空间搭建出一处小凉亭,成为胡同里的公共会客厅。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街巷

  椿树街道的胡同慢行系统,是西城区背街小巷治理的其中一角,结合地区特点,西城已经打造了不少各具特色的街巷。

  位于宣武门外的达智桥胡同是当年“公车上书”所在地,坐落着著名的杨椒山祠。随着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胡同里人多了,违建、地锁也让原本宽敞的道路变得难以畅行。在疏整促工作中,西城区将以往不足5米的道路拓宽到7米,同时对胡同进行修旧如旧的景观改造,将部分临街老建筑恢复晚清民国风格。现在,达智桥胡同已经变身为一条安静漂亮的步行街。

  新京报记者 戴轩

  ●东城

  老胡同恢复国风静巷

  胡同众多的东城区是很多来京游客的必去之地,但此前衰颓杂乱的环境也让不少人小失望。2018年,东城区多条胡同整治完成,已经越来越接近心目中胡同的样貌。

  多条胡同入选最美街巷

  在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中,东城区东四北三条至八条是唯一的传统胡同住宅保护街区。

  东四胡同的特点是如意门多。东四责任设计师时亮介绍,仅东四七条、八条胡同的修复,工人们就恢复门楼30多个,其中重点门楼十几个。

  一年来,东城区大变身的胡同还有很多。

  前门街道草厂地区是北京保存得最好的老胡同片区之一。2017年开始,草厂地区的胡同实行了架空线入地、煤改电、外立面粉刷、地面铺装、增设绿化、厕所升级等多项改造内容。

  草厂的改造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风貌。以草厂七条为例,这里的灯杆既不是水泥杆也不是铁杆,而是用木头做的,地面用的也是复古的老式石砖。

  整个2018年,东城区完成916条街巷整治提升任务,打造了大佛寺东街等一批精品街巷,西总布、东四四条、史家胡同入选“10条北京最美街巷”。

  打造首个不停车街区

  2018年开始,东城区对很多胡同进行了“不停车”治理。

  王府井地区此前已有7条胡同实现不停车,2018年,东城区又对王府井周边剩余的柏树、甘雨、西堂子、锡拉、韶九、北官场、煤渣、东单三条等8条胡同进行了停车综合治理。

  以煤渣胡同为例,煤渣胡同全长301米,主路路宽8米左右,紧挨着协和医院,来往车流量特别大。整治后的胡同实现了南北两侧机动车禁停,中间保留机动车东向西行车通道,路两侧原来停放车辆的空间在增设硬质隔离后,留给了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最大限度改善了胡同的出行环境。

  目前,王府井地区周边已全部实现15条道路和胡同不停车,打造出全市第一个“不停车街区”。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