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研究国外军人墓地建设经验,加强顶层设计;中韩清明节前交接第六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在昨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王志明介绍,该部将本着“国家统一规划、属地建设管理”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军人公墓的规划建设和标准设计。目前正在广泛听取军地专家意见,研究国外的一些经验做法,加强顶层设计。
王志明表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赋予退役军人事务部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拟定退役军人公墓建设规划、管理维护等政策并指导实施。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军人公墓,是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今年4月3日,韩国将向中方第六次移交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过去5年,中韩双方已交接58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据悉,今后在韩发掘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韩国将继续移交给中国。新京报记者 倪伟
政策法规
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文件将出台
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挂牌。记者了解到,目前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体系构建进展顺利,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成立了省级退役军人事务厅(局),市、县以下机构组建按计划推进,部分省份成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机构,贯通上下的工作体系逐步建立。
同时,政策法规制定快速推进。该部会同相关部门就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管理、退役士兵安置、服役表现与安置相结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高抚恤补助标准、悬挂光荣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等工作出台了相关文件。
今年,该部即将出台军休干部和退休士官安置管理、境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等文件,《退役军人保障法》《关于加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已经形成初稿,正在抓紧完善。
安置优抚
去年安置40多万名退役士兵
2018年是军改期间退役军人安置任务最重的一年。移交安置司司长包丰宇介绍,去年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落实了8万多名军转干部、40多万名退役士兵、2400名复员干部、9000多名军休干部和退休士官接收安置任务。
该部首次将123家中央企业全覆盖纳入到年度退役士兵计划安置单位,提供1.5万多个岗位。并在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推动制定了税收优惠和公益岗位保障政策。
针对军改期间安置任务繁重的实际,该部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对师级职务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转业年龄由50周岁放宽到53周岁;选择自主择业安置的,职级要求由营级以上、师级以下,放宽到师级以下所有干部,军龄由20年放宽到18年。
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服役满10年的军转干部,不符合到大城市安置条件的,可以到原籍、入伍地或配偶户口所在地的地级城市安置。
优待举措
正在研发统一的优待证
退役军人事务部拥军优抚司负责人曹俊介绍,该部正在研究设计系统、规范的优待体系,拟定优待目录清单,清单是分级管理、动态调整的。
“我们也在研发统一的优待证。”曹俊表示,未来将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优待与贡献匹配,优待体现激励、优待融入管理的导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提高广大优待对象的荣誉感、光荣感、获得感。
长期以来,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信息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信息标准不统一、内容不详实、共享困难,难以满足新时代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保障工作。去年7月,国办下发通知,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目标是尽可能不漏一人。
曹俊透露,绝大部分采集已经完成。前不久,该部下发通知,利用春节返乡时机,让没有采集的对象回到家乡采集点进行采集。数据采集之后还要进行核查,经过与其他部门的数据交叉比对、人工审查等,确保数据准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