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封面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封面人物

当年不会说粤语,含着木头练发音;出道就拿金马、金像奖;最红时息影结婚生子,如今接戏全凭兴趣

林嘉欣 对我而言作品产量少,未必是坏事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电影《男人四十》剧照。
电影《暗色天堂》剧照。
当年拿下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新人”林嘉欣。
当年拿下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新人”林嘉欣。
电影《异度空间》剧照。
电影《救命》剧照。
电影《百日告别》剧照。
电影《亲密》剧照。
电影《怪物》剧照。
电影《恋之风景》剧照。
私下生活中的林嘉欣。
与老公出席活动时的“小女人”。

  林嘉欣的说话声音很小,她不喜欢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但你也很难从她的笑容里看出她内心的叛逆。就像被无数人讨论过的“她不会穿衣服”“衣品不佳”的评语,她不会避忌这类在旁人看来很敏感的话题。虽说自己身在对全身上下都要很“注意”的娱乐圈里,外界的评论与舆论离她很近、却又那么远,“一路以来其实我都不怎么看评论的,大多数的评论没有真正抽象化成一个样子,有时间你会发现很多人口中的情况其实根本不是真的自己,他们爱这么讲、那么讲是旁人的声音,如果你过度在乎就会过度左右你真正面对的生活,做人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

  “那若是有人说你是‘衣品灾难’、‘红地毯杀手’会生气吗?”

  “不会啊,我本来就很随性,我看重的是你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所有人穿衣的品位都一样这个世界也就毁了,每个人都是很独特的,能穿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很舒服、很自在的感觉就好。”

  非科班出身,出道搭档张学友

  上世纪从台湾到香港发展的女演员里,从林青霞到张艾嘉再到王祖贤,林嘉欣被称为是最后一个献给香港影坛的珍贵礼物:她长相甜美、演技卓越,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灵气和羡煞旁人的运气——刚出道就和众多大牌男演员演对手戏。那部被看做是她璀璨星途开始的《男人四十》,片中她扮演爱做白日梦、暗恋上张学友饰演的国文老师的女学生胡彩蓝,让她一举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与最佳新人奖,同时还捧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与最佳新人的奖杯。

  林嘉欣一脸兴奋地提起自己“触电”初体验:“那时我只有24岁。我最初投入电影工作,因为不是科班演员,也没有表演基础,整个人都被丢进了一个环境,什么都是最真实的。”

  但正是从那时候起,林嘉欣逐渐发现,要塑造最动人的角色靠的不是面孔或是技巧,而是最真实的自己。

  能亲眼看梅艳芳演戏,是种福气

  《男人四十》带给林嘉欣的成功,她归功于是运气,“电影生涯里,一开始我就遇到了许鞍华、梅艳芳、张学友这些优秀的前辈,有这样的搭档你可以很快进入状态。许鞍华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善于挖掘演员身上的特质。处于她营造的环境和氛围里,只需要展示真实的反应。”

  “一战成名”的经历让外界习惯于把林嘉欣归于“天赋型”女演员,但提起这段经历她都会为这个“标签”辩解,“我不觉得自己有天赋,但一定是很努力的演员,因为进入电影圈初时我就目睹了优秀前辈怎么对待电影,我提醒自己要不断努力才行。”

  在一旁看梅艳芳和张学友的对手戏,林嘉欣感到梅艳芳把空气中所有的元素都浓缩在自己身上一般,走到镜头前再去释放,“那时我在现场,真有福气。”

  不享受唱歌,现在想起都害怕

  林嘉欣虽然天生甜美温婉,但骨子里却很倔强,就像她最初从剧本里结识了胡彩蓝这个角色,她说,她与胡彩蓝最大的相同点是“外表可以骗人,但内心却极其任性叛逆”。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外界如何阻挠、旁人如何劝阻都无法改变内心的认定。

  1993年,音乐人张洪量带林嘉欣入行,在发行了首张音乐专辑之后,她因为合约问题被禁止演艺活动。1999年,林嘉欣回台湾后发行第二张专辑,同样因为合约问题被迫叫停。“雪藏”岁月中她只能靠给中学生补习英文为生,也试过以一包饼干作数天的口粮。

  林嘉欣直言不太享受唱歌这件事,“我总觉得唱歌不太适合我,现在想起来,都会有些害怕。”尽管前途黯淡,林嘉欣也不断地对自己说,无论如何都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奔波香港那几年,每天收拾行李

  “直到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我才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2002年,经导演尔冬升介绍,林嘉欣签约星皓公司,参演了许鞍华执导的《男人四十》。

  林嘉欣说,那些年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不断地飞往香港,试镜、找机会、游说电影制作人,她记得香港节奏太快,在奔波的路上因为走路速度太慢,一天要被路人踩到无数次鞋子;也记得对粤语一窍不通的她,从零开始,含着木头苦练发音,“那时我一直以为拍完《男人四十》就会被‘打回’台湾,所以每天我都在收拾行李,因为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会走,但没有想到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男人四十》后,她与张国荣合作了《异度空间》,2004年与郑伊健主演了《恋之风景》,到后来给予她“鬼后”之称的《救命》《怪物》以及2009年的《亲密》,五次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林嘉欣成了连续提名最多,却屡次陪跑的女演员。

  外界讨论纷繁复杂,而对奖项和名利,林嘉欣似乎从来没有野心,“我觉得我的野心在表演上,演员的演是在当下,演完你就该放下,得奖与否都该结束,因为日子还要往前,就像我拿了金马奖当天晚上就把奖杯送给了导演和电影公司,我家里没有一座奖杯,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但我觉得日子还要往前走,要寻求突破。”

  最大野心,让更多电影选择她

  在《亲密》拿下韩国忠武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后,林嘉欣似乎累了,延续了她“任性”的本心,一声不响地跑去结婚生子,甚至被外界误会是破坏丈夫与前妻的第三者,“我最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家人和疼爱我的人知道来龙去脉就好,无需刻意向所有人交代。”

  事业巅峰时消失数年,已成妻子和母亲的林嘉欣在2015年以一部《百日告别》回归。电影开机那年,林嘉欣的父亲离开了她,角色背景都不尽然地与她的现实重合,“那时候基本就是我当时的状态,所以不能说是用演的。”而片中这个承受着巨大创伤,但最终又重拾爱与坚强的女性,也为她圆了久违的“影后梦”,帮她拿下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近年来,林嘉欣的作品不算多,但力求突破以往固有的形象,开始塑造那些更加复杂、在她看来能让自己觉得“好玩”的角色,例如早前春节档上映的《廉政风云:烟幕》中是非分明的江雪儿。

  “其实无论多少钱放在面前,我也是要遇到合适的剧本才会接,看起来我很傻,也因为这样丧失了很多赚大钱的机会。但我想我的野心在于如何让电影选择我,变得更有钱有名不是我关心的事情,生活可以调整,但工作的使命感无法代替。”

  时间再少,也是一种陪伴

  2010年,林嘉欣与导演袁剑伟在加拿大登记结婚,有了女儿后她逐渐淡出影坛,直到小女儿满2岁才重新复出。尽管如今生活工作越发忙碌,但林嘉欣依旧坚持准时回家陪两个女儿吃晚餐,她说“再少的时间,也是一种陪伴。”

  对幸福的定义她习惯用“实在”来形容,就像女儿的存在就是对她表演的启发,“一个小朋友的生命交到你手上,你就要好好当妈妈照顾她们,从小朋友身上我也学到很多跟表演有关的事情。比如玩,她们可以变一百种花样,小道具也能被她们的好奇开发,她们都是我的小老师。”

  很多事最后都会回归生活

  尽管一直被打造为“甜姐儿”,但林嘉欣的种种经历却又充满了反叛,事业上升期奉女成婚,专心家庭三年抱两,婚后赴国外学表演,学画画、写儿童书、看展览,都说林嘉欣是个懂生活的人,自然随性,微博上经常分享素颜日常,完全不像个明星。

  说起这个评价,她害羞地笑了笑,问记者“我还能当偶像吗?”她说,到了这个阶段会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活上,也更加懂得生活不能只是单单地靠表面,“其实你摆放什么样的照片只是一个表面,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回到生活的本质。就像我经常收到朋友亲手做的碗,当你用它吃饭的时候你就会特别满足,因为你知道这个能来到饭桌上的陶碗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别人花很多功夫做成的,很多事情最后一定会回归生活,自然的经历感悟也可以带到戏剧中去。”

  新 鲜 对 话

  新京报:越来越多的香港演员来内地拍戏,你却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人,近年来接戏少是标准太高吗?

  林嘉欣:也没有,但接不接主要是我必须要喜欢。如果去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感觉不到自己的热忱,我相信观众同样也会感觉不到热忱,但无论是对角色还是电影,热忱都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一家四口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日子也过得比较节省,这样就能有选择,我也可以选择。对于戏,就可以想接就接,想不接就不接(笑)。

  新京报:但观众会有遗憾,很多网友至今还在网上讨论你在《男人四十》里的表演。

  林嘉欣:产量少也是好事,可以让观众饿一下,渴望一下(大笑)。其实我一直觉得曝光率、戏份多少都不是我关心的、考虑的事情,我的焦点还是在电影的角色演绎和拍摄工作上,我能不能在每次的电影演出上给自己惊喜,或者能不能让观众认为林嘉欣很难琢磨,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新京报:那么对于奖项或是名气你又是怎么看待的?现在就拥有无欲无求的心态?

  林嘉欣:并不是无欲无求,其实为什么我依然坚持电影创作,依然还会演电影,就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演出还是不满意。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对自己很满意,可能就选择不再演了,但现阶段对表演我还有无尽的求知欲,对探索电影表演我依旧充满了渴望。

  新京报:作为娱乐圈好人缘的“男神收割机”,跟你合作过的男艺人都对你赞不绝口,你如何看待娱乐圈的友情?

  林嘉欣:我非常珍惜,因为虽然很多人或许我们不常联络,甚至没机会见面,可是我觉得能够通过不同的人或者通过不同平台去关心他们,关注他们,就很开心了。

  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人物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