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观察
在“部长通道”设立之前,有的部长不太愿意面对直播镜头,直接回应热点问题,而现在,则成为一项“基本功”。
3月3日下午,今年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如约开启,在短暂的50分钟时间里,有六位部长接受了采访。其中,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王晓涛都是“部长通道”的新面孔。
今年的会议,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机构改革方案后的第一次年度“例会”。由于去年是换届之年,不少部委在大会时“换帅”,比如科技部、水利部等部门。而且,在去年机构改革过程中,国务院机构改革力度非常大,重组或者新设了多个部门,比如自然资源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司法部等,这些部委的负责人如果在“部长通道”亮相的话,都将是他们的“首秀”。
据3月3日下午“部长通道”上和3月4日大会发言人发布会上的消息,今年“两会”期间,大会新闻中心可能将举办4至5场“部长通道”,每次预计将可能有6至8名部长接受采访。这样测算下来,今年“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的部长将很有可能超过30个。如果按照3月3日首场“部长通道”的比例测算,今年“部长通道”上的新面孔估计不会少于十个,有可能达到十五个甚至更多。
“部长通道”并非部长们的专用通道。实际上,专业的说法应当是全国人大会议列席人员通道。也就是说,这是不具有代表身份的参会人员的通道。我们都知道,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会议,是从人民大会堂东门进入大会堂的,他们进门后直接刷代表证报到。不是代表的人员,包括列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等,一律从北门进入人民大会堂。
早年,部长们从人民大会堂北门进入时,记者们就在部长入门后拦住熟悉的部长采访,有时导致整个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非常拥挤。后来,大会新闻中心逐步对部长采访秩序进行规范,有序引导部长接受记者采访,从而使得更多的部长能够有机会接受采访,也使得更多的记者能够采访到部长。
大会新闻中心对“部长通道”规范引导后,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记者提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大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这对回答问题的部长提出了新挑战。此前,有的部长不太愿意面对直播镜头,直接回应热点问题,而现在,则成为一项“基本功”。
用现场主持人的话说,部长们在这里回答问题,实际上是接受公众对其工作的监督,因此都会“直面问题,主动回应关切,简洁明了,而且不做一般性表态,不做工作介绍”。
转瞬间,本届政府履职已是一年。在未来十余天的时间里,各部委的部长们,尤其是众多的新部长们,将在“部长通道”上如何回应公众关切,给民众带来哪些惠民“大礼包”,的确值得我们期待。
□鲁子舜(特约观察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