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封面报道

沈铁梅 非遗传承机构和个人可适当免税

2019年03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沈铁梅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扫描二维码可观看专访沈铁梅视频精剪

  全国人大代表沈铁梅,现任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被公认为“川剧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声腔第一人”。此次两会,沈铁梅对包括川剧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问题格外关注。她表示,现在川剧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重庆各个区县的川剧团基本都已经消失了,需要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为了鼓励更多的人走进这个行业,她建议国家对非遗传承机构和个人适当免税。

  谈文化走出去

  首先要有文化自信 自信了才有底气

  新京报:今年2月1日,你带队在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颁奖晚会上表演了原汁原味的川剧《凤仪亭》,20分钟内收获9次掌声。“原汁原味”的表演体现在何处?

  沈铁梅:这个演出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国际电影节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他们的艺术总监在邀请函当中就说,我们不需要跨界,我们需要一个原汁原味的东方艺术。

  其实,在此之前,《凤仪亭》这出戏多次走出国门。第一次是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用音乐的形式展示川剧艺术的魅力。第二次是2012年美国林肯艺术中心邀请我们,在美国导演的指导下,用美国的舞美风格制作了一台新歌剧,穿戴不是戏曲的。这次鹿特丹电影节,我们把原汁原味的川剧表演,以及川剧的打击乐和唱法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展现,完整地进行了一次中国艺术的呈现。

  新京报:之后,你又携《金子》亮相柏林第36届IMZ Avant Première“首映之前”影视节展。你觉得中国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是什么?

  沈铁梅:文化走出去,首先要有文化自信,自己自信了才有底气。在柏林影视节展播放了《金子》以后,就有很多演出策划、电视发行来找我们,谈合作意向。我觉得此行很有收获,因为让他们了解了中国文化。不能只是我们一直接受西方的文化,比如西方的歌剧、西方的唱法,而不向西方人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内涵和魅力。

  谈非遗商业化

  非遗消失了 商业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中国戏剧独特的表演方式,和西方歌剧有什么不同?

  沈铁梅:中国戏剧和西方歌剧不一样。我曾和一名西方艺术人员有过一次对话,我说,中国戏剧表现人物是通过写意夸张的方式,例如,通过“手眼身法步”来表现人物。他说,古希腊的歌剧也是这样做的。我不同意他的观点,的确,古希腊的歌剧会有很夸张的表演,也有面具的使用,但是中国戏剧还是有独特的一面,它有一个“框”,你的动作、你的行走、你的说白、你的手法,必须符合规范,必须是川剧的手段,和古希腊戏剧都不一样。

  新京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能和商业有一个很好的结合?

  沈铁梅:商业价值需要商业人才来发现,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就是要把它的这种艺术价值保护下来。比如,在凡·高博物馆,我发现凡·高的价值不仅仅是画本身的价值,他们制作了印有凡·高画作内容的鼠标垫、杯子等,这就需要商人去发现。不能让我们去寻求传统艺术的商业价值,我只保证把我的作品演好,把传统艺术传承好。

  新京报:川剧或者其他非遗在商业化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沈铁梅:问题在于搞商业的人不懂非遗,这个行业需要一些专业营销人。说句实话,现在很多非遗真的不被人认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只有把这些艺术保护下来才有价值,才能找到知音。如果都不存在了,商业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谈川剧传承

  缺失人才 重庆各区县川剧团所剩无几

  新京报:川剧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川剧在重庆地区流传情况如何?

  沈铁梅:这个问题需要引起上级部门的关注,重庆各个区县的川剧团基本都已经消失了。不仅仅是川剧,还有很多剧种和院团都消失了。在重庆,区县中现在还剩一个万州川剧团,但万州川剧团除了可以演大幕戏之外,传统戏人都找不齐。重庆基本就靠我们一个院团,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新京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沈铁梅:主要是川剧人才的缺失。在电影里,需要一个群众演员,可以很容易找到,但是在戏曲里,随便找一个跑龙套的演员,他都不会“走”,一上舞台就不对。川剧是一个专门的行业,它有自己的美学和规范,让你走路不是来回走,而是需要迈出戏曲的步伐。

  新京报:川剧人才培养有什么特点,多长时间才能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川剧演员?

  沈铁梅:戏曲的学习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培养一个人,起码要花十年的时间。我建议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应有的科学教育方式。

  新京报:怎样算是科学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培养方式存在哪些不足?

  沈铁梅:我们说三天不练手生,但是现在从小学到中专、大专的学习都有双休日,孩子每周只学五天,然后休息两天,“功”就废了。我呼吁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即使放假,也可以增加课时,比如周六周日让孩子练两小时。行内是需要这样做的,我们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谈非遗保护

  建议对非遗传承机构和个人适当免税

  新京报:在非遗传承过程中,你们还遇到过哪些困难?

  沈铁梅:今年每次到区县演出,我都会跟当地文联座谈,了解当地文化传承和送戏下乡的一些情况。他们也谈到了人员缺乏、经费缺乏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地方老百姓想学,但没有老师。我们重庆川剧院每次调研后会跟他们签协议,下乡资助他们。

  新京报:对于非遗保护,你还有哪些建议?

  沈铁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和个人纳税的问题,国家应该考虑。这些人都不富裕,但都按照国家的个税标准缴税。国家应该保护这些小众的群体,他们承载着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想要更多的人走进这个行业,需要给一些好的政策才行。我今年有个议案就是关于税收的,我认为对于非遗传承机构和个人,国家应该适当免税。

  新京报:现在传统戏曲演出的收入如何?

  沈铁梅:我们现在是一个团队作战,有的演出有盈利,有的演出几乎没有盈利。没有收入同样要缴税,所以国家应该予以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和个人纳税的问题,国家应该考虑。这些人都不富裕,但都按照国家的个税标准缴税。国家应该保护这些小众的群体,他们承载着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想要更多的人走进这个行业,需要给一些好的政策才行。 ——沈铁梅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吴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