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下一篇

科技论文“只认第一作者”,不利于团队协作

2019年03月15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我看两会

  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评价体系,改变“一刀切”的标准,让每个研究者的贡献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体现。

  两会上,学术评价体系“三认三不认”的话题,引发不少委员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认为,“目前我国对科研成果‘三认三不认’: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单位、不认非通讯作者。这是一个短视又狭隘的做法。”“道理很简单,如一艘载人飞船,一颗螺丝钉和一台发动机发挥的作用都很重要,因为螺丝钉掉了和发动机失灵的后果是一样的。”

  赵宇亮委员所指的“三认三不认”,无疑切中了现实问题——这反映出来的,本质上仍是被诟病已久的科研评价体系“唯论文”现象的衍生问题。

  客观而言,对于科研人才评价来说,论文排名及数量、发表期刊档次等,确实是个直观又易判断的标准。这种标准也曾发挥其积极作用,如让人才评价标准变得客观起来,不给暗箱操作以空间。但后来随着高校行政化的强化,该标准在执行中扭曲变形,严重伤害了科研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扼杀了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而“三认三不认”,就是其中的典型现象。

  正如很多委员提到的,“三认三不认”存在各种弊端:首先,不利于达成科研学者尤其是学科“大牛”之间的合作。“第一作者”明显只有一个,如果自己一方无法享受成果,那可能就导致“应付、转而关注自己的事情”,如此一来,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就大打折扣。

  其次,降低了创新的效率。科研的竞争就是对未来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尤其是在新兴学科方面。国外的专家学者“有了想法就可以立刻去做,找最好的人无条件地充分合作”,相形之下,我们在协调“成果出来后谁署名第一”的问题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

  更实际地说,一项科研成果,并不单是一个人的成绩,背后经常是一个团队甚至若干个科研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得论文者得天下、得第一署名才有用”的评价体系,显然对署名靠后的参与者不利。

  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等活动中,论文数量、论文发表的期刊档次等,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而署名靠后对科研工作者而言,除了学术上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更重要的是在福利待遇上会面临直接损失。

  所以说,“唯论文+唯第一作者”虽然看似标准清晰,公平可见,但对复杂的学术研究合作而言,这种简单量化的评价并不能发挥科研合作的优势,是时候被摒弃了。

  事实上,近年来,在这方面,国家层面也在制度上不断改进,如2018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同行评同行,内行评内行”,建立尊重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

  但就目前看,要打破“唯论文”、摒弃“三认三不认”,显然还需要持续发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加大论文质量、学科价值、同行评价等因素的权重,迈过“唯论文数量、唯论文署名”这个坎儿;从当前“重视论文发表”的局面转换到“重视论文本身”上去;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评价体系,改变“一刀切”的标准,让每个研究者的贡献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体现……这些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熊丙奇(教育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