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庄园建在林区是谁开的绿灯
连日来,央广新闻热线收到实名举报,反映在森林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牡丹江市,有人在张广才岭国有林区里,毁林削山挖湖建私家庄园,却没有任何审批手续。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座名为“曹园”的私人建筑群,从2005年开始建设,总投资上亿元,气势宏伟,规模惊人,至今仍不对外开放。牡丹江市国土部门曾三次作出拆除并罚款的行政处罚,最终都形同虚设,沦为一纸空文。
私人庄园入侵林区,当追究监管失守之责。换言之,无论是林区管理者,还是国土、住建等相关管理部门,均难辞其咎。禁令之下,是谁在侵占国有林区,将私人会所变成了“市民禁地”?是谁给其下发了违建“通行证”?还有,私人会所建成后,能够进入消费的“会员”,都是何方神圣?其中是否隐藏着公款消费、职务腐败的魅影?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必须彻查,并给公众一个明白说法。□张连洲(市民)
银行短信提醒当开启免费模式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用微信就能方便交流的今天,在京读研的“90后”小陈已经很少再看短信了,但其中有一类短信,他总会认真查阅——银行借记卡的余额变动提醒。像小陈这样花钱购买银行借记卡短信提醒服务的消费者是个庞大的群体。有人对这笔“小钱”发出了质疑——告知用户账户变动情况是银行的义务,为何还要收费?
不难理解,银行短信提醒收费模式多是自身的利益考量。其实,于银行方面不应只看到收费不违法,更应多考虑是不是合理。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APP可免费查询账户变动,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理应将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些,让利于客户更多些。如此,银行赢得好口碑,客户赢得实惠,岂不更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也正如律师指出,即便银行为此支出了成本,也不应将成本加诸消费者,这是由其履行义务的必要性决定的,银行短信提醒当开启“免费模式”。□杨玉龙(市民)
社区新闻发声人个可以有
据《北京晚报》报道,在北京有这样一群老头老太太,退了休也不闲着,拿着手机满社区转悠,看到什么新鲜事儿赶紧拍下来,发现什么“抢眼人物”赶紧拉住唠几句……然后作为新闻线索发到网上。他们就是社区里的新闻发声人。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发现身边的美好,将镜头对准社区,把话筒交给百姓,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当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居民生活中表达民情、畅达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社区里的新闻发声人,就是选择一批来自街坊邻居的热心人,发现自己身边有“温度”的人,讲述社区里面有“鲜度”的事,为居民解决实事,让社区氛围更和谐。□杨龙(市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