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研报告显示,经过十年的发展,云计算行业已趋于成熟,但渗透率并不高。在全球市场,全球IT产业的总投入约为3.5万亿美元,其中云计算市场只占3000亿美元左右,市场渗透率只有10%左右。国内云计算市场的渗透率更低,中国云计算市场渗透率只有5%至7%,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与大公司相比,中小企业“上云”的意愿更低,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小企业并不需要云计算。不过,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中小企业还是在2018年完成了云端迁移。西安山脉科技物联网平台技术总监刘源在分享自己对云计算的理解时,还复盘了从传统IT迁移上云的历程。
类似山脉科技这样有20多年发展历史的企业都“上云”了,说明云计算的市场还是很大的,远远没到“存量竞争”阶段。对于云计算厂商而言,目前不应该以“抢市场、争份额”为主要导向,而是应该立足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创新行动,摆正自身和客户之间的位置。
企业上云提升工作效率
西安山脉科技是一家水利行业的IT企业,代码托管和项目管理程序系统都在线下,这会产生一个问题:出差人员在开发程序时非常不方便,我们又是做水利的公司,全国各地到处跑。
早在2017年初,公司就萌生了“上云”的想法。在陆续接触了几家云计算公司后,选择了“华为云”。据西安山脉科技物联网平台技术总监刘源介绍,公司有170多名员工,软件研发人员大概占到50人,硬件15人,余下的主要是运营和项目经理,负责各个省份的软硬件部署和客户资源协调等。
公司与“华为云”合作之初,使用DevCloud软件开发云进行项目管理和DevOps等工作,主要用到线上代码托管、自动化测试和容器化技术。
在试用几个月后,感觉“华为云”很好用,也很稳定,于是自2018年10月开始逐渐将所有业务迁移至“华为云”,接入“华为云”的ModelArts,进行深度学习应用的开发。虽然在迁移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都能依次解决。
刘源告诉记者,完成云端迁移后,最大的好处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我们之前自己搭建的VPN,很多时候会出现掉网、断电的情况,在开发时会造成很大问题。华为云是Git代码托管,属于分布式的代码托管平台,可以进行远程操作,就算没有网的时候,也能进行本地的代码对比。”
同时,西安山脉科技还减少了工作量。由于原公司的硬件资源有限,从训练模型到验证设计思路,通常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在接入“华为云”的ModelArts后,验证一个训练模型只需要十分钟,效率提升了多少倍,不用算也知道了。
通过技术平台结合行业需求,西安山脉科技为客户解决了传统技术路线无法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城市内涝方案只是被动地提供一些碎片化数据,客户依然承担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引入华为城市EI后,变被动监测为主动预警,不仅解放了人力,减灾效果也得到很大提高。
与华为合作以来,“华为云”的售后服务和响应速度给刘源留下深刻印象。“最开始与华为云接触的时候,我们原本想着人家这么大的平台,一些反馈和响应可能会很慢,结果没有想到的是,都非常敏捷,一般的小问题和需求一天之内就可以得到反馈和解决。”
华为云推MVP计划激励开发者
有分析认为,很多中小企业选择“上云”的原因可能不是基于品牌和宣传,甚至并不太在意云计算厂商的规模,只是源于前期沟通中感知到的信赖感,更在意合作伙伴的“To B基因”。
“To C”往往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流量极端集中,入口极端集中,由此形成的思维方式就是:你觉得好就用,不好用就走。产品经理扮演的角色是揣摩用户需求,给出用户想要的产品。
“To B”要以客户为核心,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中小企业“上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选择迁移到云计算之前,很多公司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着完备的系统,云厂商思考的重心不应该是怎么让中小企业适应自己的平台,然后进行系统重构甚至是重新开发,而是关注如何和客户老的系统打通,让客户以最低的代价连接上云。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华为云推出激励开发者的MVP(Most Valuable Professional,最有价值专家)计划。该计划面向合作伙伴的CEO、CTO、技术总监、架构师、Sr.Engineer、业务负责人等进行招募,专注于帮助他人了解和使用华为云,并代表用户优化产品体验,增进华为云和用户的相互了解。
华为云BUEI服务产品部总经理贾永利称,MVP是华为云连接合作伙伴、开发者之间的桥梁。MVP会优先参与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反馈产品优化建议,提升用户体验;在公开活动中分享专业技术经验,以及从使用者的角度分享华为云的实践经验;站在开发者的角度,发布华为云相关的原创技术文章,帮助他人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华为云。
贾永利称,华为云今年将向MVP开放多个核心产品的使用权限,包括一站式人工智能开发平台MordelArts、视觉开发平台Hilens慧眼等。
华为云的表态不失为进一步理解“To B基因”的窗口,即便是华为云这样企业级服务起家的云服务商,也在激励开发者的参与。To B基因不在于是否推出了面向企业市场的服务,而是在于产品设计之初的时候就在考虑使用者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新京报记者 刘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