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发布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发布厅
下一篇

通州北环环隧完工 预计“十一”通车

建19米深四层“地下城”,修地铁不再“掘地三尺”;地面方圆0.5平方公里变“无车区”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通州北环环隧基本建设完工,工作人员在隧道内进行日常巡检。
通州北环环隧入口处。

  记者昨日从通州区新城中心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获悉,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的地下交通大动脉,通州北环环隧目前已基本建设完工,预计今年10月1日通车。

  届时,运河商务区北区将形成深达19米的“地下城”,行车道、停车场、市政管线都在地下,并与地铁线路、地下商业设施交会贯通;地面0.5平方公里范围内都将变为“无车区”,只提供给行人和自行车通行。

  亮点1

  深挖19米建四层“地下城”

  北环环隧整体结构分为三层,分别为行车层、设备夹层和综合管廊层。

  车行隧道为逆时针单向行驶,限高2.8米,宽度约16米,设有单向双车道和一条应急车道,全长1.5公里,驱车绕行一圈大概5分钟。在环隧内部行驶,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对对卷帘门。隧道设置22处进出口,通向周边商业建筑、写字楼和配套公寓的地下停车场。此外,还有4个出入口,接驳周边地面市政道路。

  在行车层上方还有与隧道十字相交的人行通道层,与周边写字楼相通,行人无需走到地面穿过马路,就可以在不同楼宇间穿梭。环隧三层主体结构加上人行通道层,深度共计达19米。

  地下二层为通风、出线、投料和设备夹层,布置有部分通风和电气设备的安装空间等,主要为综合管廊层服务。

  地下三层是市政综合管廊层,2.8米净高,包含水、电、电信、有线电视、热力和气力垃圾输送等管线。

  亮点2

  垃圾真空运输告别垃圾桶

  北环环隧的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地下综合管廊一改过去铺设市政管线的方式,维修时不用再反复开挖路面,在后期运营维护上更规范和方便。在综合管廊层下方,还为地铁线路预埋了管道,未来修建地铁时不用再“掘地三尺”。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多个部门统一规划和建设,告别了反复施工铺设,减少设计偏差和施工浪费。

  综合管廊层的气力垃圾输送管,也是一项“黑科技”。北投集团通城公司规划技术部副部长方君介绍说,商业楼宇内每天产生的垃圾放入专门的垃圾投放口,进入垂直的垃圾管道。当垃圾达到一定重量之后,垃圾站内的抽气装置会自动启动,以每小时70至80公里的速度吸入垃圾并输送至管网。

  这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操作,未来环隧所服务的区域将不会出现垃圾桶、垃圾车,垃圾收集分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气,也会统一经过除尘除臭处理才会排放到大气中。

  亮点3

  智慧交通自动处置紧急事件

  北环环隧配有智慧交通系统,通过流量检测、智能交通指示信号等措施,优化隧道车辆通行,减少拥堵。

  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红外线、视频监控等实时检测车辆流量,还可以判断、处置紧急事件。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在监控管理人员辅助下,针对交通事故、火灾、堵车等不同情况,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预案。

  例如隧道内发生火灾时,系统将向综合信息中心的监控人员报警,由监控人员确定紧急事件级别后,系统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自动调整隧道内风机方向,减弱起火点风力,并通过交通流控制功能,尽快疏散隧道内车辆。

  为达到绿色建造标准,系统还设计利用电磁吸附装置,对隧道排出的汽车尾气进行PM2.5降尘吸附。

  隧道有4个出入口与市政道路接驳,为避免出入口发生车辆拥堵,未来将考虑根据地面、地下实时车流情况,通过隧道内闸机抬降、路面红绿灯变灯等措施配合,缓解交通压力。

  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雯 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