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智能垃圾分类箱不会成摆设
据报道,4月10日,智能垃圾分类箱在北京崇外街道新怡家园社区投入使用,居民排队体验投放垃圾,换取积分。智能垃圾分类,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确实比较新鲜。一方面,它利用了当下互联网的高科技技术,手机下载APP后,通过扫码就可以进行垃圾分类。另一方面,通过扫码积分,居民可以领取相应的小礼品,这也是对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有效的引导。
但我担心的是,我们还是会在对智能垃圾分类的新鲜感消失,尤其也没有了礼品可换之后,慢慢就没有“主动垃圾分类”的动力了。所以,智能垃圾分类箱进社区是好事,但也不能一进了之,社区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日常宣传教育,要让垃圾分类成为普通群众的生活习惯,也要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看到它的“好”,这样就会良性循环,最后让那些不将垃圾分类的人都不好意思,智能垃圾分类箱也才不会成为摆设。□彭爱珍(教师)
真陪伴就不用纠结是否“变相啃老”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近日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63.4%的受访者认为以陪伴为借口依赖老人生活是不孝。解决老人缺乏精神寄托的问题,70.5%的受访者建议子女帮父母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尽管有超六成人认为“陪伴式啃老”是变相“啃老”,即是不孝,然而,我觉得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实而言,如今愿意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年轻子女肯定不是多数,而愿意陪伴老人的子女,哪怕有“变相啃老”的嫌疑,从有利于老人的角度看,也还是属于一种“孝敬”。只要老人与子女和睦相处,子女尽心照顾好老人,我们就不必对此议论纷纷。关键要看老人能否得到亲情的满足和善待,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刘天放(职员)
“最美”桥墩让城市更加美好宜居
据报道,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北路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的高架桥桥墩近日让爬藤植物装扮一新,仿佛穿上了绿色外衣,被称为“最美”桥墩。
本来并无美感的混凝土桥墩,长满了绿油油的藤蔓,生机盎然,随风摇曳生姿,被称为“最美”桥墩并不为过。如此“穿上了绿色外衣”,也就是绿化、美化,不仅成了一道城市景观,也有益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样的绿化形式,其实也就是“立体绿化”。国外也有些地方在砌墙时,在空心砖空隙中填埋土壤和肥料并种上草籽,待到小草生长出来,房屋整体就被绿化了。我们的城市,也应该如重庆那样,先给钢筋水泥桥墩穿上“绿色外衣”,更多的桥墩“美”起来,而这种见缝插针式的立体绿化,也值得在更多地方推广实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宜居。□钱夙伟(市民)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