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之言
任何事物都应与时俱进,书店也不例外。从实体书店的集体倒闭潮中不难看到,守旧没有出路,出奇才会有一线生机。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据媒体报道,如今,那些富有新意和特色的装潢、别出心裁的图书陈列、相伴而生的咖啡水吧的“网红书店”,以其高颜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粉丝。只不过,早先人们去书店目的一般很明确:买书或者看书。而在大批走进“网红书店”的人眼中,书不是重点,拍照才是:找角度,摆POSE,摁快门,大功告成。
在很多爱书人士看来,这样的网红书店虽然颜值颇高,味道却不大对——不仅有咖啡、西点,还吸引了很多专门前来打卡、拍照的年轻人,这哪里是为爱书人士服务的地方,简直是对文化与知识的背叛了。
任何事物都应与时俱进,书店也不例外。只是,对于书店如何转型,争议似乎一直存在。其实,最有发言权的应当是经营者,因为他们投入真金白银,对市场的感受最直接。无论是哪条路,首先是“活下来”。从实体书店的集体倒闭潮中不难看到,守旧没有出路,出奇才会有一线生机。
书店早就无法单纯以卖书为生了。不信你问问那些对“网红书店”充满抵触的老书虫,他们一年在实体书店买几本书?买的书可能不少,但几乎全是通过网络渠道,因为实体书店天然的价格劣势是无法回避的。
所以,连最有购买力的群体都拒绝在实体书店买书,那些单纯以卖书为生的书店又怎么能够生存下去呢?指望别人做公益,那很不道德。
事实上,很多60后、70后之所以对传统书店饱含感情,离不开年轻时的记忆,但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那也是一个集体知识饥渴的时代,逛书店的美好记忆其实伴随着的是买不起、买不到的尴尬。
时代不同了,人们接收信息有了更加多元和便捷的渠道,碎片化的阅读和语音、短视频等信息难以阻挡地挤占了人们的时间,安下心去阅读纸质书的难度似乎更高了。因而,虽然好书比过去更多,价格跟收入比也比过去更低,但购书行为似乎并没有爆发式增长,如果再加上电子书的流行,实体书店日子难过就很好理解了。
因此,实体书店必须转型求变,进行供给侧改革。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给人们逛书店提供一个理由,一个买书以外的理由。最好的方向,当然是体验经济——靠场景吸引用户,从而带动文化消费。
书店除了销售图书,还是一个大众化的文化空间,通过举行各种文化活动,提供文化休闲类的消费品,它的内在价值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譬如,通过举办亲子阅读活动、作家签售会、读书会等,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社群感、认同感,也可以在快节奏的都市中获得逃逸感和轻松感,有了客流,赚钱自然不难,虽然赚的不是书钱,而是销售咖啡、简餐和文创产品的钱。
故而,高颜值对于书店必不可少,是消费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有些人还不适应,但求新求变恰是它们永远的基调。
□宋鹏伟(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