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个名校传统教师,
在互联网时代能做什么?
李永乐的走红抛出了一种可能:
掀起一场硬核科普风。
做科普视频一年半时间,
粉丝已近千万,
李永乐成为泛文化领域
现象级的“网红”代表。
而面对虚拟世界中
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学生”,
以及
来自网络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李永乐的焦虑感、责任感、使命感
被无限放大。
“只想为我的‘学生’多做一点事儿。”
名校老师和网红老师间,
李永乐希望
能够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个人价值被互联网放大”
“朝天开枪,子弹掉下来会打中自己吗?”
3月28日午后,敲完标题,李永乐按下“Enter”键,将视频上传。不久后,这条讲“角动量守恒”的脑洞视频,将送抵至少300万视频订阅用户。
自带流量的话题背后,是鲜有人知的科学知识。网友时常调侃:当年听起来昏昏欲睡的知识点,现在熬夜看得津津有味。
李永乐的视频录制间是人大附中用来给学生做竞赛培训的教室。因为使用频率不高,李永乐会趁没人时过来录视频。除非必要的试验展示,李永乐的视频只有板书,跟上课没什么两样。
当学生走出校园,李永乐就开始了“小作坊”式的生产:从前期策划、录制到后期剪辑、上传,都是他一个人。截至采访当日,在这间不足20平米的“小作坊”里,诞生的视频共有276条。
谈到与视频结缘,李永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最开始录视频就是为了‘偷懒’,给自己省点时间。”
今年,是李永乐来人大附中的第十年。2014年,教学逐渐熟练起来,李永乐被学校安排上两个年级的竞赛课。“那段时间真的把我累惨了。我就想,能不能把一些重点知识点用视频录下来,这样没来上课的学生也能看,我也不用一遍遍去讲。”
刚开始,录制设备十分简陋。“我在纸上写字,高拍仪从上面往下面投影。因为是自动变焦,一挡住字马上就拍得不清楚了,录制效果很不好。”思索再三,李永乐又换成手写板,内容也从讲题变成讲解知识点、做历届竞赛题解析等。
一次偶然,李永乐被推向大众视野,冥冥之中,这成为他的重要转折点。
2017年4月的一个午后,李永乐的手机炸开了锅。一条十年前录制的“闰年”视频被传到网上。视频中,他用集合思维计算了从公元1年到10000年之间究竟有多少个闰年,并以回归年的知识解释了闰年的设置规则。当天,视频播放量过千万。
那是他在清华读研期间,在一家培训机构做兼职时录的视频课。后来,他的课程被放到学习机上卖到了三四线城市还有一些农村。因为视频里无意透露的QQ号,李永乐经常收到好友申请,大都是来求教或者感谢他的初高中生。
“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学生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我感到自己的价值被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放大了。”
闰年视频的走红也让他意识到,原来很多人对中学的知识点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大家愿意看,我也喜欢琢磨”,很快,一条谈论“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的科普视频上线了。这条视频也为李永乐的风格定调——清一色的板书讲解,从最贴近生活的小事儿说起,时不时开个脑洞,解密背后的科学知识。
从《流浪地球》,讲引力弹弓效应;由C罗进球,引出其背后的物理学原理;用概率知识计算考清华北大和中500万彩票哪个概率更大……目前,李永乐已积累了近千万粉丝,热点视频在单个平台播放量超过百万,成为泛文化领域现象级的网红代表。
“爱琢磨”的物理老师
李永乐是学生们“崇拜的对象”。
一个月前,看完两期李永乐讲比特币的视频后,人大附中毕业生张扬(化名)大呼过瘾。
“这就是李老师一如既往的授课风格。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能信手拈来,一点也不晦涩。加上他极强的演讲功底,课堂特别有魅力。”谈起李永乐的走红,张扬觉得是情理之中。
去年5月,“鹊桥号”上天,发射到地月轨道的拉格朗日点L2上。课堂上,李永乐灵机一动,问学生“L2在哪,怎么计算?”实际上,这是用高中所学的万有引力知识就能解释的,但是学生们很难想到。很多学生觉得高科技很遥远,但他们发现,竟然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它,这就很有意思。
物理老师之外,李永乐经常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世界观。去年9月,李永乐被邀请作为嘉宾到人大附中演讲社TED×RDFZ演讲。最后,他抛出一个问题: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是拥有为自己理想奋斗的机会。你们每个人都处于这样一种幸福中。”李永乐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珍惜中学这段最美好的时光。
这番话也让人大附中高二学生黄亦宸思考良久。“乐乐的话总能让人有点收获。”乐乐是李永乐的微信昵称,也是学生们私下对李永乐的称呼,大家觉得这么叫很亲切。
2009年,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李永乐来到人大附中应聘。当时,人大附中物理教研组组长刘永进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年轻人。“授课风格非常成熟,对重难点拿捏很准,知识面广、善于旁征博引。”最终,李永乐获全票通过。
同事眼里的乐乐,大多时候在办公室很安静,常常自己琢磨些事儿。而这些事儿,成为他源源不断的创作养料。
想先影响家长
成为网红后,鲜花和掌声外,因为公办学校教师的特殊身份,李永乐也遭受过网友质疑,最多的声音便是“不务正业”。
今年3月初,李永乐受邀参加观学院演讲时给出回应,“科普视频让我成为网红,而我的初衷只是为普通人的教育做点贡献”。
让他萌生这个想法的,是一位来自贵州毕节的交换生。
在一次课上,为了让学生弄明白电磁波的原理,李永乐买了一百多个收音机零部件,带着两个班的学生去学校实验室焊收音机。“80多号人,要么收不到声音,要么杂音太多,只有一位来自毕节的学生做出来了。”
“这挺让人触动的。毕节的孩子就比北京的学生差吗?不见得,只是你没有给他提供好的资源。你很难想象,如果给孩子一个空间,他会爆发怎样的创造力。”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好的条件。“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差悬殊。这种差异不仅仅是资金和设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差别。”
最近,李永乐开始琢磨着,利用互联网联动更多老师做一些事情。“人大附中有很多有想法的老师,希望能够跟他们做一些公益的微课分享,不针对考试,而是向公众传播知识。”
他希望有一天,教育资源能够极大丰富,每个人不再为了挤独木桥深埋题海,而是把精力放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得充分的发展。
李永乐至今都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在课上讲,银河离我们非常遥远,可能有几十万光年。李永乐举手问,“光需要几十万光年才到,为什么我一睁眼就看到了呢?”老师搪塞他,“这就是一种探测,坐下吧!坐下吧!”不死心的李永乐又去问了父亲,最终才得到满意的答案。
“小朋友天生会对各种物理现象有好奇心,只是可能没有人去帮他解开谜团。”李永乐希望,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
一个专注知识类短视频研究的平台曾对李永乐的受众进行过画像,他的粉丝主要以25-30岁的年轻人为主,男性居多。
李永乐坦言,现在做的视频,小学生估计也看不太懂,主要是大人看。“如果我的视频能让家长们觉得科学是有意义的,他就会把这种想法传递给孩子。实际上我现在是在影响家长。”
“不想要人设”
年初,《流浪地球》大热。一些粉丝找到李永乐,想听他谈谈电影里的科学。一条名为“《流浪地球》最大硬伤,洛希极限竟然是错的!”的视频又一次让李永乐被更多人注意到。
洛希极限跟引力有关,即跟两个星球的密度和大星球的半径有关。带入公式,木星-地球的刚体洛希极限和流体洛希极限值分别为5.5万公里和10.5万公里。而李永乐发现,电影里一扫而过的镜头,MOSS计算的两个数值分别是89万公里和171万公里,与实际值差别很大。
为什么会这样?李永乐仔细去查找了数据来源,“可能是影片制作时把关不严,错把太阳-木星的洛希极限值当作了木星-地球的洛希极限值。也许MOSS算错了,他就是想叛逃。”
新加坡留学生刘一铭很佩服李永乐这一点,“对于学术,他相当‘较劲’,每一个细节都会查询考证。”
出生于1998年的刘一铭,也是一位科普博主。2015年,因为一条“如何证明地球自转”的视频认识李永乐,机缘巧合,做了李永乐的“跟班小弟”,参与一些话题的材料收集、实验准备工作。
没想到第一次与李永乐合作,就遭到网友的diss。刘一铭回忆,为了感谢他的素材支持,李永乐特地@了他。有网友立马酸了起来:“即便后面跟着一个百科全书的团队,也不是啥话题都能做啊……”刘一铭气不过,立马回过去:有团队的支持可以提供准确的内容,再通过李老师的影响力讲出来,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像这类评论李永乐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以前有些不好的言论,也会适当地怼过去。现在留言看得比较少了,对于一些言论很少回应。”
比起一些负面评价,让李永乐更怕的是“过度的赞誉”,比如,教育家、最博学的人、超级学霸、比专家教授更厉害的人……这些标签。
“这其实是件挺可怕的事儿。你给我贴一个学霸的标签,有一天你发现我并没有那么厉害,就叫人设坍塌,这有什么意思呢。在网络上,我不想要人设。”他想,撕下互联网标签,人终究是活在现实生活中的。
3月26日,时隔“闰年”视频走红已有两年。在网红教师和名校教师之间,李永乐似乎找到了更好的身份平衡——教师。只不过,他的“学生”从几个班,增长到了千万人甚至更多。
回归到当初选择做教师的想法,李永乐说,希望把知识传播出去,为别人的教育多做一些事儿。
【同题问答】
1
新京报:过去一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李永乐: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了网红教师,积累了近1000万粉丝,是我18年最大的改变。从一开始只是玩一玩的事情,变成了一个有计划、有想法,并朝着目标继续推进的事情。
2
新京报:未来,你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有什么期待?
李永乐:教育不能忽视两点:一是精英教育,发掘部分有学科特长的人才,允许因材施教;二是,普及性教育,通过互联网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享受到跟大城市一样的教育资源。
3
新京报:未来,你对国家社会有怎样的期待?
李永乐:国家继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希望有一天,中国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能够极大丰富,学生不再为了挤高考挤独木桥,而去耗费时间刷题,可以把精力放在探索自己的兴趣上。
现在的青年人应该朝气蓬勃、敢于对恶现象说不。要有创新精神,知道自己能做哪些对别人和社会有贡献的事,在有更多资源、更好环境的条件下做出更好的事业;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不能只有一腔热血,愤青不应该成为青年的主流。 ——李永乐
采写/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