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特别报道

美女性感舞 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也有“坑”

记者测试短视频平台青少年防沉迷模式,有平台推送视频中弹出商品购买链接,火山中搜出“性感摸胸舞”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的防沉迷提示。
短视频平台上给青少年推送的内容中弹出广告链接。
短视频平台上给青少年推送的内容中弹出广告链接。
短视频青少年模式选择页面。

  4月27日,将抖音调至“青少年模式”后,林慧(化名)将手机递给了在一旁等待已久的女儿,她不忘叮嘱:“只能玩30分钟。”

  “玩的时间比之前少了很多。”林慧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之前女儿每天放学后都会捧着手机刷短视频,“老是担心她会沉迷其中。现在开启防沉迷功能后,系统会在规定时间到达后自动断开。也看不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内容,确实放心不少。”

  “刷抖音几乎成了孩子每天晚上必做的事情。”4月22日,一位家长向新京报记者说,“甚至到了手机被没收后,还会大哭大闹的程度。”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据了解,预计今年6月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4月18日至24日,新京报记者在安卓应用市场以及APP Store下载了10款受市场欢迎的短视频APP。经测试发现,这10款APP中仅抖音、火山、快手、西瓜、美拍等平台内置了“青少年防沉迷”功能,但防沉迷系统大多存在漏洞,甚至不乏平台不主动弹出青少年防沉迷功能提示、涉嫌广告推送以及存在情色敏感词擦边球等问题。

  1 西瓜、美拍不主动提示青少年模式

  “平台根本没提示上线了类似防沉迷系统。”4月19日,34岁的马静(化名)表示,“要不是朋友提及,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功能。”

  根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显示,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截至2017年底,7岁(学龄前)儿童触网比例达到27.9%,10岁前儿童触网比例约70%,而小学生“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64.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用户。《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同样指出,如今短视频作为青少年娱乐休闲生活的新方式,有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也接近10%。

  “孩子手机上装满了各种短视频软件。”马静说,“我们也希望能对玩耍时间、观看内容作出设置,但并不清楚该怎么操作,很多平台根本就没有提示。”

  4月18日至24日期间,新京报记者对抖音、快手、美拍、西瓜和火山5款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短视频APP做出测试,发现并非每款平台都会在用户登录时主动弹出“青少年模式”的提示。

  记者在进入抖音时发现,平台在首次登录时会弹出“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提示,而关闭平台再次进入后,不会每次都弹出类似消息来。

  “很容易就忽略了,等孩子要玩手机的时候,会选择关闭选项或者点击不开启。这就很难起到监管保护作用。”马静说。

  记者点击进入青少年模式后发现,抖音的“未成年保护工具”分为“时间锁”、“青少年模式”、“亲子平台”三个选项。

  “开启时间锁需要设置独立密码,每天可以自己设定时间,超过所设时间后需要再次输入密码后才能继续使用。”4月21日,另一位家长刘菲(化名)向记者解释称,此前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她曾特意开启过时间锁,“有不同的时长,确实比较灵活。”

  快手同样在其青少年模式中标出了每天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晚上10点至早上6点无法使用快手的提醒。

  4月24日凌晨,记者登录快手短视频平台发现,确实因为“防沉迷”期间无法登录平台,需要监护人输入密码后才能继续使用。记者随即以“青少年”模式登录抖音、火山时,同样显示无法登录。

  记者多次登录西瓜和美拍两家短视频平台时发现,尽管设置中确实有类似“青少年保护”的应用上线,但并没有自动进行任何提示。在进入西瓜和美拍两家平台后,记者发现必须手动点击“设置”,才能从中找到“青少年保护”选项进行开启。

  “感觉没发现的话,就被忽略了。”刘菲向记者表示,“总不可能每开一个短视频平台就去设置里面查看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家短视频平台都需要用户自主选择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这意味着,在没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完全可以选择不进入“青少年模式”。另外如果用户退出登录以游客身份进入,也可以无需选择启用哪种模式,随意浏览平台内容。

  “(防沉迷系统)要点不完全是用户需要自己打开青少年保护的选项,而是在系统(如何)将你认定为青少年。”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向记者解释称,“当前其实还没有防沉迷系统,只是有一个青少年保护的选择。”

  快手此前曾回应媒体表示,将持续进行弹窗提示,引导监护人及青少年进行选择;对于未经监护人设置的青少年用户,系统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筛选甄别,并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而抖音相关负责人也对外表示,系统将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识别疑似未成年人用户,并为其切换“青少年模式”。

  2 抖音、快手向青少年推送内容含广告链接

  4月21日,刚在淘宝下单一套儿童画笔的肖飞(化名)一脸无奈:“孩子看到抖音上的推荐,闹着要一套。”

  这不是7岁的女儿第一次通过抖音的“推荐”看中东西了,此前也让他买过铅笔、画纸等多款商品。

  “孩子经常会拿手机看抖音推送的写字、画画等视频,原以为能在上面学点东西,结果发现大多数都是卖商品。”肖飞向新京报记者反映。

  4月22日,记者以“青少年模式”登录抖音后发现,无法在平台内进行内容搜索,只能接受平台为用户所推送的视频。其内容大多为简笔画、折纸教程、语数外等学科知识点,而视频上传者也大多是书法、绘画、英语等教育机构。

  据抖音有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丰富度及数量级均进行了扩充,在青少年课程知识、科普类等教育益智性方向基础上,增加了生活实用技能、正向休闲类等寓教于乐的精品内容。

  记者登录快手平台发现同样无法自主搜索视频内容。但和抖音推送内容更集中于教学课程不同,快手所推送的内容更为广泛,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萌宠、运动等视频。

  快手曾对外称,平台通过精选内容池向青少年推送包括音乐、书法、绘画等教育类内容,以及展示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等适合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内容。

  “青少年登录平台所能够接触到的内容库是相对有限的,相当于是每一个平台都给青少年用户划定了一个相对有限且健康优质的内容选择清单。”田丰表示,“当然这个清单内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未成年人喜欢的内容。”

  记者测试发现,抖音、快手所推送的视频内容中,不少有广告宣传的嫌疑。

  记者在用青少年模式浏览抖音所推送的视频时看到,不少视频内容上传者在展示绘画、书法等技巧时,左下角总会“恰到好处”地弹出视频中所使用的工具购买链接。

  在一条名为“Touch马克笔自制同学录教程”的抖音视频中,记者发现其点赞达到3.8万,评论有264条,当记者点击该条视频左下角所弹出的“同款画笔”购买链接后,跳转到了淘宝购买页面,而这款价格不到50元的马克笔月销量显示为210笔,其中有客户评价称“从抖音追过来的”。

  记者在测试中曾点开抖音推送视频的留言发现,不少用户在下面留言相互询问,“你也是青少年模式吗?”、“青少年模式让我们相遇”。

  记者以青少年模式进入快手平台后发现,在“关注”页面中,主页会推送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其中存在部分教育机构的博主,这些博主的主页大多带有机构介绍,也公开了教育咨询微信号。

  记者在观看快手所推送的一个书法视频后发现,尽管视频中没有购物车的出现,但点击进上传者的个人资料后发现,对方明确地在个人资料中列出“购买同款笔、纸”、“购买书法课程”的链接,以及“有偿加V”的微信号。

  “家里都堆满了她买的东西,只要看到喜欢的就闹着要。”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以前担心孩子沉迷网络,现在担心孩子热衷购物。”

  3 多家平台内容不宜青少年,火山搜出“摸胸舞”

  4月22日,新京报记者以“青少年模式”身份登录多家短视频平台发现,除了抖音、快手两家外,西瓜、火山、美拍等平台并未对搜索功能进行封锁,用户仍能通过关键词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视频。

  记者发现,多家短视频平台存在“监管不严”的情况,甚至能搜出众多游戏和情色擦边球等敏感内容。

  “感觉很多中小平台对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不上心,除了没法充值打赏外,其他功能和此前的用户体验完全一样。”4月23日,热衷于刷短视频的青少年网友sisi向记者表示。

  记者登录西瓜平台以“吃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平台很快弹出大量吃鸡游戏的直播和视频。记者尝试向其中一位游戏主播赠送礼物时,系统提示“已开启未成年人保护模式”而无法充值打赏。

  西瓜“未成年人保护工具”中显示,“开启后无法进行直播、充值、提现、打赏等行为”,视频内容并没有进行针对性推送。但记者以“美女”、“胸”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时,西瓜视频弹出多个类似“大胸美女教健身操,这身材真是让人喷鼻血啊”等视频内容。

  记者在青少年模式下用美拍、火山等平台通过搜索功能,也看到诸多类似敏感内容。在火山小视频中,搜索“美女”、“胸”等敏感词时,平台弹出不少名为“性感摸胸舞”、“找到感觉就开干”等带有明显诱惑色彩的视频。

  sisi说,“很多同学找到类似视频后都会相互发给同学看,有时候甚至会私下交流哪些更‘刺激’。”

  事实上,短视频平台充斥擦边球内容一直被外界诟病。早在2018年三四月份,央视《新闻直播间》就曾多次报道短视频平台上“未婚妈妈”等乱象视频,并点名相关平台方。

  2018年5月,抖音也曾针对色情低俗、垃圾广告、内容引人不适和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等,累计清理过26356条视频,6989个音频,永久封禁21786个账号。

  “这些或许够不上色情的程度,但对青少年感官和认知确实会起到极大冲击。”4月23日,一位中年家长向记者坦言,自己特意就手机上所下载的10多款短视频逐一做过检查,特意留下有青少年系统的平台,就是避免孩子过早接触到类似视频内容,“结果没想到还是能刷出来。”

  “在‘未成年人保护’模式下,在视频平台中仍能搜索出敏感内容,是违反2016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规定的。”4月24日,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向记者解释,“视频平台作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有责任对平台中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查。在‘未成年人保护’模式下,更有义务筛选屏蔽不适宜未成年人观看浏览的内容。”

  4 家长支持上线防沉迷系统,效果如何更好?

  几天前,王磊(化名)反复考虑后,决定关闭青少年模式,“还是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内容吧,至少清楚他在干吗。”

  此前王磊同样对儿子手机里的抖音、快手等多款短视频平台设置了青少年模式。很快儿子对短视频失去兴趣。“每天刷的内容无非都是写字、画画、折纸等大同小异的内容,看久了没什么意思。”儿子对王磊说。

  原本以为起到防沉迷效果的王磊意外发现,儿子手机中多了些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游戏以及社交软件。原来在现有的短视频平台上找不到他想要的内容后,儿子开始通过APP市场下载另外的游戏,“感觉他到更有风险的空间中,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上海的张虹(化名)有着同样的焦虑。10岁的女儿此前每天只是热衷刷短视频玩,但如今兴趣逐渐转移到手机游戏上。

  “风险点还是无法实现绝对控制的。现在孩子通过网络接触的内容太多了。”张虹向记者表示,“刷短视频的路断了后,他们自然会去寻找另外的娱乐方式。”

  新京报记者采访多位家长发现,他们对短视频上线青少年防沉迷模式大多持支持态度,但让他们无奈的是,如今短视频平台所推送的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吸引孩子的兴趣。“学习教程只是一方面,希望短视频平台能推送更多优质的内容。”王磊表示。

  据媒体报道称,在网信办组织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时,拟于今年6月在全国主要的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欲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这意味着抖音、快手和火山等平台是在为同行提前试水。”一位短视频行业从业者表示,“通过平台这段时间的效果来为进入青少年全线防沉迷时代提前做准备。”但多位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效果可能有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沉迷系统的上线,是国家层面保护青少年的一种举措。值得肯定但效果可能有限。“这样的防沉迷系统并不少见,比如过去的‘绿坝’系统。”孙宏艳称,“但这些模式都要青少年主动选择才行,如果青少年自己想被管理,系统才有效,如果不想还是没用,就是个摆设,而真正沉迷的往往是那些不想被管理的。”

  对于什么才是防沉迷最有效的办法,孙宏艳表示,最主要的是调动青少年自身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要看成年人是不是起到了正确的作用,比如家长是不是给孩子营造了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老师是不是给了学生信心,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中遇到问题时,是不是给了一些积极的帮助。“如果未成年人的现实生活很有趣、很有意义,有很多好玩的、很多温暖的地方,他不一定非得到网上去,而这时候成年人对孩子的管理也会更奏效,所以我觉得这个根源最重要的还是在成人世界。”

  田丰则表示,未成年人短视频防沉迷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所谓的沉迷在当前的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青少年网络空间保护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动员政府、社会、企业、家庭以及学校在内的各种力量参与进来。网信办仅仅只是对平台,尤其是小部分能够监管到的平台做出了约束,对社会中的其他力量是忽视的,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能够把现在短视频平台的技术手段,以及社会各界所能够形成合力的社会手段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

  新京报记者 覃澈 实习生 曹雯 梁馨 qinche@xjbnews.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