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酿馆
种种迹象表明,美伊双方都希望把战争架势拉足,却都在竭力避免直接用武力摊牌。
美国与伊朗的战争是真的要一触即发,还是双方又在互相试探?
美国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白宫安全顾问博尔顿发表声明,称美国正向伊朗附近海域增派“林肯”号航母编队(美在中东一带的航母编队至此增至3个),同时向该地区增加部署4-6架轰炸机,并称将准备对伊朗使用“无情的武力”。
对此,5月8日,伊朗方面作出回应称,将暂停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承诺。
双方互打心理战
在此之前,双方一直在互打心理战。
针对美国派出航母一事,5月6日,伊朗通讯社宣布,伊朗将“考虑部分恢复核活动”。
当天稍晚,美国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则称,鉴于伊朗政权和武装的“可信威胁”,五角大楼已批准了向伊朗海域增派航母编队的行动。
5月7日,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科斯拉维称,博尔顿声明“是一种陈腐不堪、笨手笨脚的心理战伎俩”。
伊朗官方媒体披露称,军事顾问向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保证,美国“既没有意志也没有能力对伊朗发动攻击”。同日伊朗武装部队参谋长扎里夫表示,伊朗革命卫队一直在监视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形势,“未发现美军活动有何异常”。
就在如此剑拔弩张的态势下,5月7日稍晚,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美政府官员话称,美国情报机构“截获伊朗攻击驻中东美军的计划,而这是导致美国决定增加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理由”。
据这位消息人士称,伊朗“攻击”的锁定目标,是美国驻扎在伊拉克、可能还有叙利亚境内的军队。
增加美军部署的决定,是特朗普应负责中东等地军事行动指挥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今年3月28日刚刚上任的麦肯齐要求所作出的决定。
示强还是示弱?
一些观察家指出,伊朗也好,美国也罢,近期一系列举措颇耐人寻味,即“乍看像示强,细看像示弱”。
伊朗方面,尽管态度强硬,但最激烈的行为只限于在部分地区、海域的军事演习以及在昨天宣布了伊朗暂停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承诺的决定。
伊朗的一系列举措、言论看似强硬,实则流露出“并不想和美国人开战,也不认为美国人会开战,但你们真要打我们也不怕”的复杂心态。
再看美国,迄今为止最为强硬的表态,只是由博尔顿释放,而军方将领的陈述,则更像一种例行公事的表达。
5月7日《华尔街日报》的放风看似更强硬的新威胁,却是话中有话,暗示“不是美国要攻击伊朗,而是担心伊朗要攻击美国”,所以才向当地增兵。
这与其说是“战争威胁”,倒不如说更像对国内外质疑美军动机者的一个交代:“我们增兵是为了防止伊朗捣乱,而不是要对伊朗先发制人”。
其实双方这些台面上话和弦外之音既非示强,也非示弱,而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心理战”,即希望通过这种“离战争边缘只差一步”的“大冒险游戏”向对方施加更大压力,迫使对方有所妥协。
在美国方面,尽管在“退群”后不断加大对伊朗施压,但此举非但未能迫使伊朗向美方所期待的方向有所动作,更无法“以压促变”,反倒令伊朗官方更加强硬,伊朗社会反美情绪更加高涨。
在伊朗方面,美方切断其石油出口各个通路的举措,对其发展甚至生存构成实实在在的压力。鉴于相对美国弱得多的国力,以及整个伊朗经济、财政和民生对石油出口的严重依赖,伊朗方面的应对措施充其量可以部分缓解,但绝难完全或基本化解美方的封锁-禁运-制裁-金融“切断”组合拳的杀伤力。
种种迹象表明,美伊双方都希望把战争架势拉足,却都在竭力避免直接用武力摊牌。
不过,即便如此,风险依然巨大:小的“擦枪走火”,在双方军事理论针锋相对、两国一线军人高度紧张下很容易发生。而一旦发生,就存在失控的可能。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希望美伊双方,能够好好坐下来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双方各退一步,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共同维护伊核协议,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升级乃至失控。
□陶短房(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