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各国央行抢购黄金 国内暂无通胀之忧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热点聚焦

  “去美元化”和“资产避险”的双重需求,是各国央行抢购黄金的关键诱因。

  人民银行近日公布,截至2019年4月末,官方储备资产中的黄金储备达到6110万盎司,连续第五个月增长,环比增加48万盎司。在购买黄金的队伍里,除中国央行外,还有很多国家或地区的央行。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一季度,全球央行抢购黄金145.5吨,创近六年同期最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形势下,“去美元化”和“资产避险”的双重需求,是各国央行抢购黄金的关键诱因。

  黄金的金融属性决定了黄金价格的稳定性,因此,黄金一直是应对通胀的最佳避险资产。每当其他资产风险增加时,黄金作为避险工具,都会受到投资者青睐。

  另外,每当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出现重大不确定因素时,黄金也会成为部分国家央行及投资者规避国际结算货币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丝毫不顾国际贸易分工与合作的经济发展共赢趋势,大力推行“美国优先”战略,实施“长臂管辖”,大大损害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信用基础。近期,美国在伊朗问题上实施“长臂管辖”制裁,极大地损害了与伊朗有贸易往来国家(如欧洲、中国、日本、印度等)的利益,令各国绕开美元实施国际贸易结算的意愿更加强烈,这也是各国央行抢购黄金的重要诱因之一。

  此外,黄金还是应对资本市场各种不确定风险的重要工具。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一旦出现大幅波动,投资者会转向投资黄金,规避市场风险。投资者对股市波动的担忧,实际是对经济增长前景预期下调的具体表现。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基础牢固,短期不存在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增幅达6.4%,反映出生产和消费以及新兴经济驱动力等指标“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2019年经济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达到6.3%,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被上调预期的国家,说明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良好预期。基于这种预期,国内投资者并没有表现出对通胀的担忧,因此,“大妈”抢购黄金的一幕并未出现,抢购黄金只是在各国“央妈”之间展开,说明各国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担忧远胜于对本国通胀的担忧。

  国内暂时不存在全面通胀的风险,无需担忧。今年以来,中国出台2万亿实质性减税降费举措,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力,提振企业信心;另一方面,主动引导企业通过降低货物和劳务价格,让老百姓享受改革红利,客观上有助于降低通胀增长率。

  对于增值税改革红利,市场主体已给予积极回应。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制造业增值税率由16%降至13%,从汽车、手机等日常用品到成品油价格、工商业电价、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天然气跨省管道运输价格等,都从4月份起进行了降价销售。例如,福特中国进口车全系下调在华售价,最高降幅达3.40万元。虽然这些改革举措刚刚实施,但对经济增长和物价调控的影响已开始显现,按照改革影响的延后效应判断,预计在半年或一年后,改革红利的市场效果将更为明显。

  □木丁(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