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下一篇

水氢车事件:地方招商引资正确姿势是什么

2019年05月2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漫画/勾犇

  经济与人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花钱”和“不花钱”有重大的区别。一旦地方政府花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企业家精神就被抑制,有些投机者就可能乘虚而入。

  南阳“水氢车”事件还在发酵,围绕此事媒体也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评析。本质上,该事件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也不乏启示。

  南阳方面对“水氢车”并非没有疑虑

  就庞青年的履历看,从2001年起他就涉足汽车领域,在全国多个三四线城市游走,声称要打造规模达数百亿的汽车产业基地。其模式都类似,都是和当地政府合作,要钱要地要资源,也曾付诸行动,然而毫无例外,这些项目全都烂尾,庞青年被警方立案侦查,被法院强制执行,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数十次。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高新区投资公司官员表示,合作之初他们查了庞青年的青年汽车集团,负债50多亿元,觉得有风险,于是要求他提供一个没有负面清单、没有负面影响的公司。

  至于庞青年的“水氢”技术,一开始这位官员也持保留态度。当地政府咨询了评估公司,结论是“没法评估,很可能评估不出来价值”。然而,项目还是顺利上马。看起来当地政府比庞青年还迫切,执行过程中官员有疑虑,却没形成有效的反对意见。对此次招商引资的过程,当地显然有必要进一步作出解答。

  类似的事情,在南阳不是第一次发生。前两年网上炒得非常火的“巴铁”项目,也与南阳市政府签署过合作协议。2016年媒体爆出,南阳市政府计划投资100亿,投资这项后来被广泛质疑的“创新”,目的是“为加快南阳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发展,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南阳作为三线城市,已经拥堵到这地步了吗?这项显然没成熟的“黑科技”,政府为何急于推行?当地交通系统官员普遍不理解。“南阳的公交车一趟拉一个人的现象都存在。一辆巴铁能乘1000多人,在南阳怎么可能聚到这么多人?”“南阳市目前并不算太堵,解决拥堵问题倒不如修几部高架桥来得实际。”虽然议论纷纷,但项目还是签署了协议。

  幸亏同一年“巴铁”理财骗局曝光,南阳市政府方面的投资事宜才不了了之。

  此次“水氢汽车”项目计划投资40亿,上次“巴铁”项目计划投资100亿,这些都不是小数字。南阳市政府财政年收入只有300多亿,常年支出大于收入,属于靠中央转移支付维持财政平衡的河南贫困市,这样的招商引资无疑意味着“大出血”。

  那当地为何仍对此类招商引资乐此不疲呢?

  招商引资该警惕投机者补贴套现

  该事件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补贴。过去多年,以锂电池为能源的新能源汽车盛极一时,国家每年补贴达数百亿之巨。巨大的新能源补贴,不只让众多上市国产车企扭亏为盈,也令许多小车企遍地开花。很多车企创业公司都直言,没有国家补贴,他们根本无法支持。

  巨额补贴显然不可能持久。2019年3月,财政部等4部委发布通知,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规定自3月26日-6月25日期间,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的车辆将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6倍执行补贴。过渡期结束,取消地方补贴,转为补贴充电基础设施。

  这项被称为“补贴退坡”的政策,只是取消传统意义的新能源补贴。氢能源动力的补贴呢?通知没有明确规定。但这项通知表示,未来会将新能源购置补贴集中用于支持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环节。这意味着,氢能源并没有被完全代置。

  庞青年的造车大业,一直和国家补贴有着紧密联系。2017年初国家整顿新能源汽车骗补,工信部对7家汽车公司开出行政处罚,青年汽车名列其中。2018年5月,浙江省公示新能源汽车补贴信息,有5家车企的22553辆新能源汽车申请了补贴款约8.9亿。其中,青年汽车2017年以343辆申请补贴7417.98万元。

  由此可见,庞青年自有一套“盈利模式”。至于当地政府是否以及如何从中获利,有待进一步的信息披露。而真实的招商引资过程,也有必要给纳税人一个交代。

  “花钱”招商引资是下策

  当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已成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就会形成竞争,进而改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这正是经济学家张五常推崇的“县际竞争”,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也获得很大成功。

  然而,现实中,也有些地方官员为了短期政绩,忽略投资风险,结果导致了巨大损失。他们或被骗得血本无归;或错判市场形势,亏损严重。

  既要招商引资,还要避免财政风险,如何才能周全地兼顾?有些经济学家谈地方竞争时,早已指出关键:招商引资的重点是改善营商环境。具体而言是减税、降费、简化行政步骤,降低行政成本。再进一步,也是优惠(甚至是免费)出让土地资源,改善基础设施。至于政府掏出真金白银,和商人一起做生意,则不应被鼓励。

  揆诸当下,一些地方政府的现金诱惑,确实有可能扭曲投资者的行为,使其行动路径从满足市场需求,转向迎合官员。善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真企业家,与擅长钻营“政商关系”的人,往往是两类人。唾手可得的地方政府资金,吸引的未必是干实业者。

  从这个角度讲,减税降费之优势在于企业的长期经营,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得以显现。这对骗子而言,显然非常困难。为此,如今很多地方政府设置“减五免五”“先免后减”,将优惠政策长期化。倘若经营亏损,企业倒闭,这些“税费流失”也不会形成财务漏洞。

  如果是“出让土地”,政府实际损失的可能性更小。时下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基本会开出“出让土地”的条件,一方面缘于“财政缺钱”,主要还是为了投资安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一旦成功,地方获利巨大;项目失败,投资亏损,土地不会因此减值。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土地“四通一平”完成,道路拓宽铺平,基础设施完善,土地反而可能升值。这种招商引资模式,既约束财政纪律,也有利于增加土地供给,降低地方营商成本。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花钱”和“不花钱”有重大的区别。地方政府不花钱,就需要放权让利,让市场自发形成秩序,其只做监管者就好;一旦地方政府花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企业家精神就被抑制,有些投机分子就可能乘虚而入。南阳“水氢”汽车事件,希望能引起警醒。

  □陈兴杰(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