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科兰斯顿58岁首次摘得托尼奖最佳话剧男主角,曾因《绝命毒师》成艾美“三冠王”,年轻时差点成警察,跑了20年龙套
| ||
| ||
| ||
| ||
| ||
|
托尼奖最大遗珠
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
热门舞台剧《电视台风云》在本届托尼奖上除了收获一个“最佳话剧男主角”外,再无其他。舞台剧迷纷纷称,该舞台剧的导演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是本届托尼奖的最大遗珠,提名阶段他曾是最佳话剧导演这一奖项的热门人选,败给《摆渡人》的导演萨姆·门德斯。在舞台上,因伊沃对原剧本的出色改编、开放式舞台互动、观众上台享用三道式正餐等设计让《电视台风云》备受好评,但这也不是伊沃第一次用舞台作品令人惊艳。
北京时间6月10日上午,第73届托尼奖颁奖结果出炉,布莱恩·科兰斯顿凭借(《电视台风云》)夺得最佳话剧男主角,这是他第二次拿下托尼奖最佳话剧男主角,在2014年,科兰斯顿就已凭借《一路到底》夺得该奖项。
比起布莱恩·科兰斯顿这个名字,“老白”这个称呼在中国观众口中更为响亮。这位《绝命毒师》中身患肺癌的高中化学老师,除了教书育人,他制造纯度为99.3%的高端冰毒,最终结局走向死亡。布莱恩·科兰斯顿凭借这一角色拿下艾美奖剧情类剧集最佳男主角“三连冠”。就在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又转战百老汇舞台,再次一鸣惊人,58岁摘得托尼奖最佳话剧男主角,今年63岁的他又再次拿下该奖项。从电视圈到舞台剧,再到电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大器晚成,似乎离实现大满贯只剩一座奥斯卡了。
A 差点当警察,因一个吻对表演开窍
1956年,科兰斯顿出生于洛杉矶,有一个年长几岁的哥哥,父亲是个偶尔串串戏的业余拳击手,母亲是一位广播声优。童年时期的科兰斯顿生活有些动荡不安,12岁时父亲离开了家,之后基本就没有见过他。父亲走后,科兰斯顿的母亲经常酗酒,靠食品救济券勉强拉扯着兄弟二人。最窘迫的时候,科兰斯顿和哥哥被母亲寄养到远在德国的祖父母那里,家里的房子被拿去做了抵押。祖父母非常严厉,不允许他们看电视,还要做家务。这些不幸的童年经历给科兰斯顿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也让他比同龄人更加早熟。
高中毕业后,科兰斯顿选择去当警察。这个选择很大程度上缘于童年时期缺失的父爱,这种对于权威的向往正是科兰斯顿对于父亲形象的强烈渴望,童年的经历直接影响了他以后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科兰斯顿报考了当时洛杉矶警察局的“青年训练计划”,两年之后,他以优等成绩从警察培训学校毕业,如果按照正常轨迹发展的话,他应该成为一名加州片警。
或许是因为从小受家庭熏陶,对表演的兴趣在此时突然冒了出来,科兰斯顿私下报了一个戏剧班,他的职业道路也由此扭转。戏剧班第一天上课时,老师安排的第一个课程就是要让每个学员与自己的表演课搭档接吻,当时科兰斯顿的搭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他内心很想吻那个女孩,但又不好意思。正在他犹豫不决时,女孩主动亲上了他的嘴唇,这一大胆举动让科兰斯顿呆住了。下课后,他鼓足勇气约女孩一块吃饭,结果对方说,不好意思,我已经有男朋友了,科兰斯顿忽然感觉一下子开了窍,原来刚才那只是在表演,就算接吻也只是工作而已。他这才下定决心走上表演的道路,对自己说:“再见了,警察。”
B 20年龙套,汤姆·汉克斯为他争取角色
不是专业表演科班出身,又没有汤姆·克鲁斯那样的颜值,科兰斯顿最开始的演绎之路并不顺遂。早年,他接拍了大量产品广告,种类五花八门——止疼片、痔疮膏、咖啡伴侣、调味酱、游戏机等,来者不拒。之后他开始在大量美剧中跑龙套,碰运气。1983年,他在美剧《Loving》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但三季过后,就被炒了鱿鱼。
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科兰斯顿的事业开始有了些起色,在经典美剧《宋飞传》中,他客串的无节操牙医令人印象深刻,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他饰演给汤姆·汉克斯派任务的独臂军官,而这个角色也是汤姆·汉克斯为他争取来的。
2000年,在经历了近20年的龙套生涯之后,科兰斯顿算是迎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在美剧《马尔柯姆的一家》中饰演老爹哈尔,这个角色为他带来了三次艾美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虽然没有获奖,但他却收获了不少观众缘,并且很多剧本邀约也纷至沓来,大多数都是与老爹哈尔这个角色接近的爸爸形象。稍微有了一点话语权的科兰斯顿决定要作出一些改变,对一些角色说“不”,直到他遇到了另一个老爹形象——《绝命毒师》中那个患有轻度脑瘫儿子的父亲沃尔特·怀特。
C 《绝命毒师》艾美奖三连冠
起初,《绝命毒师》的剧本在Showtime、FX、TNT、HBO等多家电视台的高层手中辗转,却都被扔到了垃圾箱里,因为“没人愿意看一个中年大叔在新墨西哥州贩毒的故事,而且还是个大反派”。最终剧本落到了美国基本有线频道AMC的高层手上,他们觉得这个剧本有意思。不过,AMC高层最初心中属意的沃尔特·怀特人选有两个,一个是曾出演过《空中监狱》《致命ID》的约翰·库萨克,另一个是出演1998年版《哥斯拉》的马修·布罗德里克。好在这两位演员都拒绝了角色的邀约,这时制片人兼导演之一的文斯·吉里根,想起之前在《X档案》中合作过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员,这个演员就是科兰斯顿。
首次在一部剧中挑大梁,科兰斯顿不负众望,精准地演出了“老白”这个角色善恶交织的复杂性,“坦诚讲,每个人内心都有黑暗的东西,作为演员要做的就是承认这一点,并将自己暴露在这些黑暗心理面前,然后由观众来决定要不要接受这一切”,科兰斯顿说,“演这部剧最大的满足感来自于沃尔特·怀特这个角色的广度,需要在情绪维度上做极大跨度的表演,因为这个角色有许多相互交织的性格,就像变色龙一样在我身上不断变化、调整、移动,当我以为人物的方向是朝这一方向发展的时候,它突然又调转了方向,就像过山车,永远让人吃惊。”
2008年《绝命毒师》大放异彩,入围艾美奖,科兰斯顿击败了“广告狂人”乔·哈姆、“豪斯医生”休·劳瑞以及“嗜血法医”迈克尔·C·豪尔等人,拿下剧情类剧集最佳男主角奖。让这些竞争对手更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这座奖杯的主人就没有换过,“老白”实现了艾美奖的三连冠,事业达到巅峰。2013年9月29日,在《绝命毒师》第五季中,“老白”以极其悲情的姿态倒在了血泊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为这部剧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绝命毒师》火了之后,剧中主角“老白”收获了不少大牌粉丝,有“股神”巴菲特、《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R·R·马丁,还有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后者还给科兰斯顿写了封亲笔信表达他对“老白”的喜爱之情。而科兰斯顿也在右手无名指上文了处不是很明显的刺青,上面是元素周期表中溴(Br)和钡(Ba)的符号,为提醒自己,现在拥有的所有机会都是因为《绝命毒师》这部剧。
D 表演开挂后,与奥斯卡之间差了一个“小李子”
演完《绝命毒师》,科兰斯顿57岁,仿佛这才进入到人生最辉煌时刻,不过他并没有选择激流勇进,而是放缓步伐,从喧嚣的好莱坞奔赴到了安静的百老汇舞台上。2014年,他主演了百老汇舞台剧《一路到底》,主要讲述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身为副总统的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担任总统直到1964大选继任的故事,这部戏堪称话剧界的《纸牌屋》。
由于林登·贝恩斯·约翰逊长着一对大耳垂,为接近形象,科兰斯顿从医院搞来包皮手术取下来的组织,做成一对大耳垂戴在自己的耳朵上。整出戏长达三个小时,他的声带受损严重,每到周一没有演出的时候,他就尽量保持沉默。《纽约时报》曾评论这部话剧:“观众不完全是被约翰逊总统这个名号吸引至剧院,反而是科兰斯顿有张有弛的舞台表演折服了大家。这位‘新总统’时而坐立不安、时而敏感多疑,科兰斯顿把人物性格的柔软脆弱之处刻画得恰到好处。”2014年,布莱恩凭此角色荣获托尼奖话剧类最佳男主角,再次名利双收。2016年,他还主演了电影版《一路到底》,同样饰演约翰逊总统一角。
拿过艾美奖,也拿过托尼奖,似乎科兰斯顿就差一座奥斯卡奖杯了。2015年,他在传记片《特朗勃》中饰演曾写出《罗马假日》的好莱坞传奇编剧达尔顿·特朗勃,接这个角色之前,科兰斯顿对特朗勃做了全方位研究,看了大量视频,还听了他留下的录音,去把握他说话时抑扬顿挫的感觉,进一步诠释他的情感,这是他最接近奥斯卡的一次,他凭借该角色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但最终输给了主演《荒野猎人》的“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1 《桥头风景》舞台封“王”
其实很多中国戏剧观众对这位来自比利时的戏剧导演并不感到陌生,近些年伊沃·凡·霍夫的作品屡屡被拍成戏剧影像与观众见面,包括马克·斯特朗的《桥头风景》,露丝·威尔逊的《海达高布乐》,裘德·洛的《迷情记》等。其中,2014年改编美国戏剧大师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桥头风景》让伊沃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该剧目在2015年横扫奥利弗奖之后,同年冬天又回到了“老家”美国,登上了纽约百老汇的舞台,完成了两大世界戏剧之都的双城巡演,并一举获得2016年托尼奖“最佳话剧复排奖”、“最佳戏剧导演奖”。
2 执导大卫·鲍伊音乐戏剧遗作
在英国摇滚明星大卫·鲍伊去世前,他与伊沃·凡·霍夫在百老汇共同完成了音乐戏剧(Music Theatre)作品《拉撒路》(Lazarus)的创作,作为大卫·鲍伊亲自选定的导演,也算是伊沃和偶像彼此欣赏之后的最后合作,他也让大卫·鲍伊的音乐在戏剧舞台上留下了绝响。伊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回忆与鲍伊的最后几次见面,反复用一个词形容鲍伊的状态:脆弱。“他根本就不想死。那不是一场与死亡的战斗,而是一场为了生命的挣扎。”伊沃导演没有想到,音乐戏剧《拉撒路》的首映礼,竟成为他与鲍伊的离别,因为他还清晰记得,大卫·鲍伊多次愉悦地表示,将来要继续设计这出戏剧的续集,还要写新歌、唱新歌,继续打造下一张音乐专辑。
3 顶级剧团艺术总监学法律出身
伊沃·凡·霍夫自2001年开始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剧团(Toneelgroep Amsterdam)艺术总监,但他却在一个没有任何戏剧传统的小镇长大。在大学时期攻读法律专业的伊沃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了当地大学表演系的老师,从此踏入戏剧行业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头。“个人化”是伊沃重要的剧场美学之一,他深谙很多古今经典剧作,并且很喜欢改编剧本,处女作《谣言》(Geruchten)就是他自己亲自执笔完成的,同时还热爱电影的舞台改编,迄今为止,他改编过四部伯格曼的影片。伊沃与老搭档舞美设计师杨·维斯维尔德合作近40年,因此他的作品始终充满丰富舞台意象与影像风格,保持了一贯的美学风格,极具辨识度。
4 新作复排百老汇音乐剧
伊沃·凡·霍夫已经在今年开始复排《西区故事》,这也是他首部百老汇音乐剧作品,当代编舞家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将首次为这部经典音乐剧进行重新编舞,而音乐剧《西区故事》预计2019年12月10日开始预演。
编译:新京报记者 滕朝 刘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