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绿道生态环保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1:绿道生态环保特刊

垃圾分类说得够多该做了

2019年07月0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是干是湿,让猪试吃,一吃便知。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吃了会死则有害,连猪都不吃是其他,能换猪肉的可回收。”近段时间,垃圾分类的话题热度很高,有些帮人们精准垃圾分类的段子与小贴士也随之而来。

  虽是调侃,却不难发现,在公众对垃圾分类概念的认知度渐次提升的背景下,很多市民在垃圾分类问题上也开始“动真格”。很多年轻人一边不亦乐乎地玩“梗”,一边暗自发力去践行,构成了此番有些城市强制垃圾分类行动中一道别样的景观。

  “垃”开架势,见“圾”行事……有些城市先行试点带来的互动场景表明,在高效动员下,很多市民愿意为了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而承受随之而来的必要不便;愿意为了减少填埋、焚烧带来的环境隐患,而承担起垃圾减量的责任。

  有压力也有动力,有民意共识也有责任意识。考虑到垃圾分类是个需要各方共举的系统性工程,重建一整套垃圾分类体系非一日之功,政府和民众沿着共识相向而行,也就愈发重要。在当下的语境中,官方层面也需要用责任心呼应责任心,着力打通“民意-行动-效果”之间的通道,既唤起民众的紧迫感,也增加民众在垃圾减量和环境提升中的获得感。

  比如,尽可能为民众“在不便中创造便利”。“不便”可能是垃圾分类带来的直接感受。毋庸置疑,垃圾分类要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做法,需要公众习惯于这种“不便”。但在“强制分类”的刚性要求下,尽量多些因势利导,以创造便利的柔性方式去降低民众的参与门槛,也不可或缺。住建部强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也蕴含了这层意思。

  比如,解除民众对垃圾处理的“后顾之忧”。垃圾分类要取得成效,既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配套设施的完善。不能“四种分类,一车拉走”,更不能“分着垃圾,闻着臭气”。海口扩建垃圾焚烧厂遭遇的民意反弹就颇有典型意义。垃圾填埋和焚烧,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若在运行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产生了污水、烟气等二次污染,难免挫伤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归根结底,关于垃圾分类问题,已经说得够多了,也该做了。毕竟,不能止于“坐而论之”,还应“起而行之”。而从参与主体看,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是民众和政府部门的一曲合奏。避免不和谐音符影响到整体旋律,自然也成了对合奏的要求。如今正处于磨合期,各方都要拿出更大的诚意、做出更多的努力,也保持足够的耐心,最终通过日积月累、点滴改良、沟通协调,让垃圾分类如春风化雨般浸入生活之中,纳入常识之内。

  从更广的视角看,垃圾分类行动的顺利推进,是对生态环境的重塑,也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长途“拉练”。当每个人都愿意克服“随手扔”的老习惯,愿意为公共环境去付出时间、精力,这其实也是责任意识的觉醒。全社会积极参与、同向而行,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也将随之增强,而个中渐次生长的责任意识,也会为文明氛围的厚植提供最坚实的根基。

  □孟然(新京报评论员)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