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书评周刊·夏季好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书评周刊·夏季好书

夏季好书

2019年07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黑羊与灰鹰》
作者:(英)丽贝卡·韦斯特
译者:向洪全、夏娟、陈丹杰
版本: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4月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苏醒,1860-1865》
作者:(美)约瑟夫·弗兰克
译者:戴大洪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
《重生三部曲》
作者:(英)派特·巴克
译者:宋瑛堂
版本: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4月
《锦瑟》
作者:范迁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3月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作者:刘奎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6月
《辛格自选集》
作者:(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译者:韩颖 等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5月

  《黑羊与灰鹰》

  作者:(英)丽贝卡·韦斯特

  译者:向洪全、夏娟、陈丹杰

  版本: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4月

  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持续着内部的战争。漫长的历史令巴尔干地区的问题变得一言难尽,长期战乱让它成了西欧眼中的蛮荒之地,而巴尔干文明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因为这些因素,被外界所忽视。英国旅行作家、文学评论家丽贝卡·韦斯特,借助一本《黑羊与灰鹰》,以游记的形式将巴尔干地区前后六百年的历史、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的民族争端、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的轮番统治和该地区人民的文明杰作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向读者娓娓道来。

  与传统历史作品不同,丽贝卡·韦斯特在这本书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是一位游客,她与在大巴车上见到的当地人聊天,在街头巷尾的普通人身上发现历史的遗迹,其谦逊的文字让我们相信,她对巴尔干地区的叙述首先诞生于直觉,在旅途经验的构建中顺势而下,沿着自己的所见所闻,逐步走进巴尔干各地区背后的历史阴霾。

  (宫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苏醒,1860-1865》

  作者:(美)约瑟夫·弗兰克

  译者:戴大洪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

  约瑟夫·弗兰克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是融合传记、文学批评和社会-文化史的光辉实验,他打破作家传记的常规,拓展了这一文类的界限。弗兰克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私人生活置于他与时代文学及社会-文化史的相互关系之中,重点关注其作品的诞生过程,也就是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过程,弗兰克称之为“神秘的突变”。首卷“反叛的种子”聚焦于陀氏初入文坛的风光无限以及积极参与当时风行的小组活动,对于《穷人》《双重人格》等早期作品的解析则预示了陀氏此后那些伟大作品中重要主题的发展演变。第二卷聚焦于陀氏因“彼得拉舍夫斯基事件”而受审,遣送西伯利亚,历经十年艰辛重返彼得堡,陀氏称之为“我信仰的重生”。

  第三卷“自由的苏醒”继而讲述陀氏返回首都,决心重新确立自己的文学声望。身为两份在文化-社会动荡中刊行的文学杂志的编辑和撰稿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快就发现那些将要为他的成熟杰作奠定基础的主题。弗兰克精心描述了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小说家在因“自由意识的苏醒”而产生的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自我界定的复杂过程。从创作的角度来讲,前三卷完美诠释了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前半生,那五部伟大的长篇小说在前方闪现,让人期待。(萧轶)

  《重生三部曲》

  作者:(英)派特·巴克

  译者:宋瑛堂

  版本: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4月

  “重生”一词,在派特·巴克的这本小说中,是个具有自反意味的伪命题。故事中的人并没有在战场后遗症的困扰中走向新生,反而是一步步走向死亡。《重生三部曲》参考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事迹,包括反战诗人西格弗里德·萨松,弹震症专家瑞弗斯,神经学家亨利·海德等。海德曾在自己的医学实验中发现,“意外伤害后,人体的神经会有重生的现象”,然而在神经重生的过程中,患者会陷入极端痛苦,“有时候,针头轻轻戳一下,就能导致持久的剧痛”。在战地医院相遇的这些军人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他们患上了各式各样的神经官能症,包括弹震、幻听、失语、看到食物就会想到尸体碎渣等等。

  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他们本应成为战争的反对者,但《重生三部曲》与其他战争文学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挖掘到了一种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矛盾情绪——他们恐惧战争,却又迫不及待地要求重返战场;他们是失败的士兵,却又相信,只有回到军队获得胜利才能恢复自尊,否则只能接受他人终生的嘲笑。《重生三部曲》让我们反思:在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中,究竟是什么鼓动着年轻人的热情,让他们成批地自愿加入那血肉横飞的队伍。(宫子)

  《锦瑟》

  作者:范迁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3月

  本书与唐代李商隐的名篇《锦瑟》同名,书中也讲到男主人公“他”给心爱之人钰儿抄写此诗的情节,有点题之意;发出的人世慨叹之丰富,也与诗歌《锦瑟》相通。书中故事大概如下: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他”是圣约翰大学高材生,因家道突变放弃学业;当时正处历史大转折时期,被同学带去苏北,历史更迭后回上海当民政局副科长,终于娶到钰儿;没想被划为“右派”,幸而又被摘掉;无奈钰儿病逝,对生活心灰意冷;“文革”刚结束,因心力衰竭而死,得年四十九岁。

  通过一介书生跌宕的一生,作者勾画出中国约三十年间的历史大脉络,又用丰盈真实的细节填充,用具体人物的生命起伏与日常生活展现,非常动人,又具有警示作用。书中的生命在自己的轨迹中相继凋零,完成了他们的人生,多有无奈和悲伤,不过作者似乎并不很悲观,他在后记中说:“不管在如何艰苦难挨的日子里,老百姓还是要生活下去的,起居求学谋生饮食娱乐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以及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这是人生五彩斑斓的底色,大画面中的小笔触,是任何年代都脱不开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濡以沫,温馨和真情、付出与坚忍,正是有了这些基本的人性,再艰难的岁月也可支撑下去,再坎坷的经历也可称之为‘华年’。”(张进)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

  作者:刘奎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6月

  文化的力量如何作用于现实的实践?文学如何回应现实问题?现实的力量如何影响文化的实践?政治如何通过文化发挥现实效用和产生社会影响?文化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素来都是知识分子必须面临的抉择问题。作为现当代史上的复杂人物,郭沫若在大众眼中的形象,往往集中于1949年之后的刻板印象,加之后期的形塑也让他的本来面目越发模糊。郭沫若集诗人、学者、剧作家、革命者及传统士大夫等诸多角色于一身,在抗战时期扮演了极为复杂的社会角色。在《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一书中,刘奎重返战时文化人的命运与历史抉择现场,借助第一手史料重新辨析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思想转变和文化实践。

  作为中间势力的郭沫若,如何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进程?文学写作如何作为一种有效的政治实践?本书通过考察他的文化活动、戏剧创作、旧体诗词写作、文人交往、学术研究及对文艺制度建设的参与等文化政治活动,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人是如何以各种身份去面对时局的变化,以及如何借助文化表达方式去参与时代的建设。在文学与政治在社会实践层面的互动关系方面,郭沫若的特殊经验与表现,亦对后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萧轶)

  《辛格自选集》

  作者:(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译者:韩颖 等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5月

  1978年,美国犹太裔作家辛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两年后,他的作品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成为在中国图书界引发诺奖光环效应的第一人。但是,由于犹太文化产生的隔阂和传统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使得辛格的文学作品没有得到读者的广泛推崇。本次《辛格自选集》的出版,将辛格过去分散出版的短篇小说佳作收录在内,可以帮助读者更完整地理解辛格的人文思想和艺术手法。

  辛格终生坚持用意第绪语写作,描写的也是犹太人生活,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和人物矛盾也大多围绕犹太宗教与文化信仰,但其实,他的短篇小说却具有极强的普遍意义。辛格描绘出一个又一个小人物在社会现实中的挣扎,例如在《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中,老博士一边信奉斯宾诺莎逻辑完美的论证方式,而另一边,他又在面对尘世喧哗的市场街时反思自我,最后在和文盲姑娘“黑多比”的婚姻中重新找到了比逻辑神性更重要的人生活力。辛格总是能够从一个崇高的视角化解现实的卑微与丑陋,打破人类自我的禁锢,从而给读者以宽容和温情的感受,“从宇宙高处俯视人间,就连一场世界大战也无非只是短促的军事游戏罢了”。(宫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