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剑指伊朗的“海湾护航联盟”,前景没那么乐观

2019年07月1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上观中东

  “海湾护航联盟”是美国执意极限施压,又不愿真正动武的现行对伊政策的必然结果。

  近日,美国军方明确表示,美国将在未来几周内与盟国组建旨在维护海湾地区航行安全的“护航联盟”,在霍尔木兹海峡与曼德海峡执行巡航行动,为行经该地区的盟国商船“护航”。根据美方设想,美军将在其中主要扮演指挥角色,巡逻和护航工作由盟国海军承担。

  名为护航,实则剑指伊朗

  从实质上来看,美国组建“海湾护航联盟”的动作依然是“新瓶装旧酒”,主要目的是借此加大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力度。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对伊朗进行极限施压,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制裁空间已有限。因此,美国试图利用地缘政治突发事件渲染伊朗威胁和地区紧张,拓展遏制伊朗的“新途径”。

  近几个月来,海湾地区频频出现油轮遇袭等突发事件:5月中旬,4艘油轮在阿曼湾遇袭;6月中旬又有两艘油轮在海湾地区遇袭;6月20日美军“全球鹰”无人机被伊朗军方击落;近日英国油轮遭拦截事件更是被欧美媒体大肆渲染。

  这些疑点重重的事件发生后,美国在缺乏明确证据的前提下均将矛头指向伊朗,借此升级施压。此次组建“海湾护航联盟”,是其在此背景下推出的新举措,是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的延续。通过对伊朗进行最大限度的军事威慑和围堵,并逐步向战争边缘化政策升级,是美国执意极限施压而又不愿真正动武的现行政策的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美国通过不断渲染伊朗威胁,将伊朗塑造为中东地区的最大威胁,也提升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等地区盟友的安全焦虑,借此助推其中东地区战略目标的实现,拉拢和绑定地区盟友利益,加快组建中东战略联盟即“阿拉伯版北约”,主导推出巴以“世纪协议”,牢牢掌控地区主导权。

  此外,有报道指出,美国、欧洲和海湾国家早在2004年就组建了负责海湾地区海上航行安全的152联合特遣舰队,该机制目前仍在运行中。这也从侧面说明,美国此次提出建立所谓新的“海湾护航联盟”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现实需要。

  盟友反应谨慎,联盟前景不明

  虽然美国已明确提出了“海湾护航联盟”的设想,但鉴于此举具有的高度敏感性以及重大安全风险,盟友反应普遍谨慎,担心名为护航、实则针对伊朗的这一联盟会因意外事件擦枪走火,甚至爆发军事冲突。特别是欧洲等地区外盟友,与美国的伊朗政策本就有分歧,行事更为谨慎。英国和日本都未对此明确表态,而法国已表示目前无意在海湾增加军事存在,而是希望紧张局势降温。

  由于在遏制伊朗和维护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等方面的利益一致性,美国对沙特、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参与“护航联盟”抱有高度期待,部分地区盟友也可能会选择适时加入。但由于美国军方只负责指挥,不愿直接负责巡航事宜,而这些地区盟友军事实力有限,未来所能发挥的作用存疑。

  美方在公布这一计划时也表示,“护航计划”的规模可大可小,主要取决于参与国家多少。美方已向多国询问是否支持其倡议,但具体哪些国家愿意并最终能够参加,以及具体任务如何分担等问题仍不明朗。这表明美国对此也并无十足把握,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其更直接的目的是通过高调推出这一计划而实现自身的政治和战略目的。

  总体来看,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迫使伊朗采取更为强硬的对抗措施,可能最终退出伊核协议和重启核开发进程,这是美国和国际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当前,虽然伊朗和美国都没有意愿直接开战,但不断升级的对抗措施极大地加剧了地区形势的紧张,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也可能引发擦枪走火,这使得形势正在走向更加不可控制的方向。

  此次美国组建“海湾护航联盟”无疑更提升了美伊关系的对抗性与危险性,这是其现行对伊政策逻辑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的内在困境。

  □邹志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