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深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深读

我们用六年掘进173米

2019年07月2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夏荔和他父亲。
2019年7月5日,甘肃省陇南市,一列火车驶过白龙江3号特大桥。兰渝铁路白龙江3号特大桥全长10.9公里,是兰渝铁路全线最长的一座铁路桥梁。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2019年7月7日,甘肃省定西市,一列复兴号动车组“绿巨人”从胡麻岭隧道驶出,与一列货车交会。

  亲历者说

  我叫夏荔,是中铁十九局的一名铁建工程师,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兰渝铁路项目,参与胡麻岭隧道工程,直到2017年隧道贯通,整整8年时间。

  胡麻岭隧道被称为兰渝铁路上的“鬼门关”,全长13.6公里,计划4年完工,前两年相对顺利,但是在最后的173米,我们却整整用了6年。

  当隧道贯通还有173米的时候,隧道的前方涌出了大量的泥沙,经过地质勘探学家探测,这种地层属于我们国家的六级危岩,稍有不慎隧道就会出现变形、塌方,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邀请来的国外专家都以失败告终,德国专家在离开我们工地的时候给我们说这是“不可能”的工程。

  我们当时崩溃了,胡麻岭隧道已经挖了十三公里,难道就这样废弃吗?兰渝铁路已经修了八百多公里,到了胡麻岭怎么办?飞过去吗?如果飞不过去,我们就必须要把这条隧道打通!最终,以每个月五米的速度向前推进,虽然慢,但是我们的隧道还是在挖着,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地把隧道打通。

  意外不可避免。那是2017年初,离隧道贯通还有40多米,凌晨3点,胡麻岭隧道灯火通明,工人们在24小时不间断作业。突然,隧道中钢架陡然变形,这意味着随时都有塌方危险。已经是2号斜井总工程师的我,紧急命令全体工人与工程师撤离隧道。

  我独自在隧道里,扭曲成麻花状的钢架撑着隧道面,像人的骨头从身体中突出、变形,隧道又倒退了,想到刚刚接到上级询问进度的电话,兰渝铁路其他段都已开通,只剩这几十米的胡麻岭,我点了一根烟,在隧道里看着钢架,直到天色泛白。

  在这里,时间以另一种尺度计算,抗衡岩石先天缺少200万年沉淀的,是上万名工人和工程师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整整八年。每个月掘进几米,对我的团队来讲已经是好消息。虽然方法掌握了,但还是不可避免偶尔的泥沙回涌。

  我的父亲大半辈子都在铁路上,是胡麻岭隧道的测量人员。我和妻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都来到胡麻岭隧道做工程,2015年我们有了女儿。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没能陪伴女儿,但是我相信,我的女儿会理解我,就像我理解我的父亲一样,工程不易,但总得有人去做。

  同题问答——夏荔

  中国,我想对你说:

  从外国人殖民时修建第一条淞沪铁路,到中国人自行完成的第一条京张铁路,到复兴号、再到现在国家铁路规划“八纵八横”,并把高铁修到国外,这背后代表的是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昌盛,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挺起腰板最坚实的力量。

  226个隧道

  396座桥梁

  链接13个国家级扶贫县

  4个省级扶贫重点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