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在港建立发行央票常态机制,能够丰富央行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管理工具,推动人民币投资工具的合理定价。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0%和2.95%。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出在港建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常态机制,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在港发行人民币央票的常态化,将为央行提供调节离岸市场流动性的有效工具,通过更加系统透明的方式,向离岸人民币市场传导自身的货币政策立场,引导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报告》强调,必要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通过在港建立发行央行票据的常态机制,丰富了央行调节离岸市场基础货币的管理工具,有利于增强对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主动管理,稳定人民币汇率。同时,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参考,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利率曲线,推动人民币产品的合理定价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提升。
在港发行人民币中央银行票据的常态化将丰富央行在离岸市场的宏观调控工具。央行票据实质为中央银行债券,在港发行认购主体主要为商业银行、基金、投资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各类离岸市场投资者。以商业银行为主的投资者在认购央票后,将起到直接减少可贷资金的市场效果,并通过乘数效应放大对市场流动性的收紧作用。
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载体,建立在香港发行央行票据常态机制以制度形式确定了央行票据的离岸公开市场操作地位,央票品种的丰富、功能的创新以及发行量的扩容将在调控货币供应量、影响信贷投放总量、提供市场基准利率参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看,央行票据的政策调节作用,不仅在于为公开市场操作提供灵活的货币工具,还能够在乘数效应下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进而回笼市场流动性,并为市场利率提供基准参考。
同金融市场不同发债主体发行的债券相比,央行票据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短期市场操作工具的宏观调控性质。央行票据的发行目的在于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回收资金,适度紧缩货币。通过在港发行央票,能够有效回收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提高离岸市场利率,增加人民币做空成本,从而达到增强流动性管理和稳定汇率的目的。
事实上,离岸央行票据常态发行机制的建立,客观上能够增强我国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能力,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投资工具,为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定价提供基准参考,不同期限的投资组合将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加快市场机制的构建和成熟,提升人民币产品市场的活跃度,从而推动人民币产品的合理定价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流动。
央行票据的短期性质决定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最短期限仅3个月,以1年期以内的短期品种为主,为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相关债券市场相应期限的收益率曲线提供基准参考。同时,央票的灵活调控作用也将客观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助力汇率发挥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稳定器的作用。
通过在港建立发行央票常态机制,能够丰富央行调节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管理工具,增强对离岸市场基础货币的主动管理,在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参考的同时,也使得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流通更加广泛便利,有助于推动人民币投资工具的合理定价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提升。
□盘和林(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