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独角鲸科技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独角鲸科技

国产操作系统往事

红旗Linux系统辉煌一时;移动联通及阿里自研手机系统表现平平;物联网时代,鸿蒙系统或是一场反击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2008年6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软件博览会上,红旗Linux操作系统的展台。
2018年9月,杭州云栖大会上基于AliOS打造的斑马智行互联网汽车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2019年8月10日,华为首款采用鸿蒙OS的产品荣耀智慧屏发布。 本版图片/视觉中国

  鸿蒙系统横空出世,再次把国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国产操作系统上。有些人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有了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样的“新四大发明”,然而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与操作系统依然缺位。

  事实上,1999年,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就曾说过,“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指的是芯片,而“魂”则是指操作系统。此后的二十年间,中国科技人员和科技企业曾在芯片和操作系统上努力寻求突破,虽然最终有的无果而终,有的鲜有人知,但国产操作系统与芯片其实有过辉煌的开局,有过曲折的进展,也有过阶段性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这些尝试和努力成为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研发的开端,在此之后,一批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一直在“继续尝试、继续努力”,而唯有继续尝试和努力,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外国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才有可能在全新的时代里被打破。

  PC时代

  Wintel联盟固若金汤,红旗系统风光一时

  去年4月“中兴事件”爆发后,一篇名为“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的长文在网上流传。这篇文章的作者叫梁宁,她谈论这段往事的资格,源自她在2000年到2002年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助手,深度参与了红旗Linux操作系统、永中Office、方舟CPU和NC瘦客户机的研发工作。

  倪光南院士是国内顶尖的计算机专家,曾参与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的研制工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开始了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的研究。一直执着地推动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而他想要挑战的则是芯片巨头英特尔与操作系统霸主微软组成的Wintel联盟。

  就像梁宁在文章中写到的,“我们以前在联想,玩的是Wintel联盟设计好的游戏。Wintel就是你的顶层,你的成本与性能只能在它框定的空间里。”

  1999年,倪光南离开联想回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建立自主完整的软硬件产业体系中来。他的计划是,通过研发方舟CPU+Linux操作系统,做成瘦客户机NC,采用“云+端”解决方案,以替代Wintel架构。

  1999年8月,在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孙玉芳等支持下,软件所成功研发了基于自由软件Linux的自主操作系统——红旗Linux 1.0版。

  芯片这一块,倪光南将希望寄托在了方舟科技这家公司身上。方舟科技有一支做CPU的完整技术队伍。在倪光南奔走下,方舟科技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投资名单里包括当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信息产业部产业扶持基金等国家力量。2001年4月,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块“方舟1号”CPU成功启动。此后,方舟科技又以这块CPU为基础,做出了瘦客户机NC的产品原型。

  2001年12月,在北京市政府采购中,红旗Linux操作系统中标,永中、金山等国产软件也都进入采购名单。2002年,一些电脑厂家开始在产品上预装红旗Linux系统。那一年,时任中科红旗总裁的刘博表示,相比上一年,国内Linux系统的使用量已经增加了三四倍,达到了100万套。

  华为鸿蒙发布当天,倪光南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操作系统方面,不一定是我们技术比人家差,而是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上更加难一些。因为发达国家先入为主,已经在市场中建立了一个完备的生态系统,新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市场的良性循环才能建立起来,这很不容易。

  倪光南总结出上述经验的背后,是国产系统遇到的挫折。红旗Linux和方舟良好的势头背后隐藏着一个“要命的问题”:永中Office、金山WPS等国产办公软件均基于Linux开发,它们与微软Office存在着兼容性问题。而红旗linux又是个小众系统,由此带来的各种软件体验问题不容忽视。

  2007年,微软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了自己的Office标准OOXML,并成为国际文档格式标准,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在PC上进一步巩固了其压倒性的优势。2011年,永中科技破产,而红旗Linux虽然至今仍在更新,但所有权早已易手。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认为,国产操作系统的尝试大多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投入不够、没有把握好需求以及硬件(芯片)支撑的不足。

  智能手机时代

  微软被打败了,但胜利者另有其人

  2006年,全球运行Symbian(塞班)系统的手机有一亿部之多,塞班是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手机操作系统龙头,后来诺基亚收购塞班公司。2007年,搭载iOS系统的第一代iPhone手机面世,同年底,谷歌公布了一款名为Android(安卓)的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的诞生和普及,在打翻了原有操作系统格局的同时,更给了开发者们一个PC之外的全新战场。而在这个阶段,中国操作系统挑战者的主体变成了企业,这其中既有渴望获得移动互联网入口的运营商,也有在移动互联时代迅速壮大的互联网巨头。

  2009年,中国移动率先推出了一款名为OMS(开放手机系统)的手机操作系统,在其定制机上使用。该系统采用Android源代码开发,预装中国移动的飞信、139邮箱等应用,但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主操作系统。两年后的2011年,中国联通推出了完全基于Linux内核、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原生操作系统。移动与联通虽有先见之明,但作为运营商的它们并没有多少做手机系统的经验,搭载这两个系统的定制机市场反响平平。

  这个结果不意外,因为就连微软也在智能手机上吃尽了苦头。2010年10月,微软发布了Windows Phone手机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版本。但一直到5年后,Windows Phone在欧洲、美国以及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都依然只有可怜的个位数。

  随着安卓系统快速席卷全球,中国的手机厂商几乎全都采取了以安卓为基础,自主定制功能和设计UI界面的操作系统方案,比如华为的EMUI,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等。而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却在时任CTO王坚的推动下,在2011年推出了阿里云OS(后更名为YUN OS)。

  不过,在谷歌的施压下,主流硬件厂商鲜有与阿里合作的,除了资金出现困难的魅族。2015年初,魅族发布了多款搭载了YUN OS操作系统的手机。2016年4月,王坚称,YUN OS已经拥有4千万用户,是“世界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然而,随着魅族的激进扩张逐渐失速,YUN OS也随之陨落。

  2017年9月,阿里发布了AliOS,定位是面向汽车、IoT终端、IoT芯片和工业领域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同时,AliOS还整合了原Yun OS移动端业务——YUN OS成为了历史。新京报记者发现,其社区网站依然存在,但最后的内容更新时间停留在了2018年3月。

  2002年,梁宁离开倪光南投身互联网圈。2014年,离开腾讯再次回到倪光南身边的梁宁发现,这位老人依然没有放弃对国产操作系统和芯片的鼓与呼。在这十几年里,在倪光南等人的呼吁下,中国科技产业“缺芯少魂”的问题的确得到了国家上下的重视,随之而来的国家项目和企业投入也在增加,也有很多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在“继续尝试、继续努力”。

  万物互联时代

  鸿蒙的诞生,或许将会是一场防守反击

  有些人认为,在有方便易用的外国软件硬件的时候,何必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做重复造轮子的工作?中兴与华为接连被制裁的事件回答了这个问题。

  华为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推出鸿蒙系统,直接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禁令,但从更高的战略角度看,鸿蒙系统的推出是华为争夺物联网时代高点的一步棋。在8月9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安卓/Linux内核代码庞大冗余,难以保证不同终端体验流畅,再加上多终端互联对设备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将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

  华为推出的鸿蒙系统试图解决物联网时代多终端开发难题。余承东介绍,鸿蒙系统拥有分布式OS架构、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等新特性,可以让鸿蒙OS实现一端开发、多端部署。这个万物互联时代带来的新机遇,终于被华为等到了,而华为在自研软硬件上的储备,要远超普通人的想象。

  1995年3月,华为成立专司研发的“中央研究部”。此后的很多年里,华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都占到总营收的10%-15%左右。

  据华为技术老兵近期发表的《华为操作系统28年史》介绍,华为的操作系统经过了独立开发、基于第三方微内核开发RTOS(实时操作系统)、基于开源的嵌入式Linux宏内核开发等多个历程。华为先后开发出了路由器和数据通信交换机操作系统VRP(通用路由平台)、云计算操作系统Fusion Sphere、服务器操作系统欧拉Euler OS和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Lite OS。而现在,这个名单里又加入了跨平台的鸿蒙OS。

  在余承东8月9日演讲所用的PPT显示,2019年,鸿蒙OS1.0版本将先落地于智慧屏,2020年鸿蒙OS2.0将应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和车机,2021年鸿蒙OS3.0将用于音箱和耳机,2022年有望应用于VR设备上。

  有看到这张PPT的人注意到“2020年鸿蒙OS2.0将应用于创新国产PC”的表述,这意味着微软在PC操作系统上的一家独大,有可能会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被打破。沈昌祥认为,做好操作系统开发,要面向市场,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投入。

  新京报见习记者 许诺 记者 陈维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