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北京新闻

新京报中学生写作创造营:写作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

2019年08月25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8月16日,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高考阅卷组成员何杰为学员授课。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8月16日,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在开营仪式上致辞。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新京报社总编辑李海为“写作之星”颁发证书。崔楠 摄

  这是一场真正的写作之旅。

  6月18日,新京报发起新京报·新声代第一届中学生写作创造营。8月16日,“过三关”的30名“写作之星”齐聚北京新京报社,参加写作创造营颁奖典礼,并接受为期两天半的写作特训。

  活动一开始就言明,“这次不谈作文,只要写作”——这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与世界的交流。

  “为美好写作”,是创造营的口号。创造营旨在挖掘那些热爱写作的种子,打捞新世代的新思与新见,呈现他们的文字之美与思想之光。

  徐则臣、蒋方舟、杨庆祥、何杰、王旭明、熊培云等顶级大咖是创造营的评委或导师。他们点评独到犀利,演讲精彩纷呈。幸福大街37号,掀起一场思想与审美风暴。

  两天半的时间,丰富而干货满满的行程安排,就像充沛的雨水与普照的阳光,滋润着30颗写作的种子,生根,发芽,拔节而出。

  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在开营仪式上说,写作是一场修行,希望借新京报这个平台,中学生能养成写作的习惯,在写作的路上不断成长。

  1 “这才是中学生写作该有的样子”

  举办中学生写作创造营的灵感,最初来自新京报评论部主办的“评论写作训练营”。

  今年5月份,为扩大品牌影响力,让更多对评论有兴趣的人得到专业的训练,新京报评论部面向全社会招募评论写作爱好者,举办了新京报评论写作训练营。

  登高一呼,云者响应。训练营得到各界评论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在成功举办评论写作训练营之后,新京报决定举办中学生写作创造营。

  “为美好写作”,是本次活动的口号。在谈及为什么以“为美好写作”为口号时,新京报编委于德清表示,“活动面向的是中学生,中学生本就应该是积极、阳光,蓬勃向上的,我们要展现他们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组委会在征集文案里表示,“要探索中学生写作的不同可能,让世界看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写作才华。”

  探索新世代年轻人的写作才华,在选拔方式上,自然就要有与以往作文评比不一样的地方。在选材上,组委会强调“写作无禁区”,充分保证中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但在选拔标准上,组委会提出了高要求,“立意要积极向上,言之有物,不做无病呻吟之语”;“落笔要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而在结构上,要求“布局严谨、条理清晰、分段表述”;语言上,要“文笔流畅、用语准确、形象生动”。

  拿到这份评选标准之后,本次活动评委之一、知名学者熊培云感叹道,“这才是中学生写作应该有的样子”。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活动启动后,得到全国中学生的热烈响应。组委会统计,全国有20多个省份的学生投来400多篇稿件,最终进入线下创造营授课环节的,也有来自15个省份的学生。

  厦门大学附中的某位老师看到召集令很激动,很快,他将征集文案打印成纸质版,张贴在校园内,号召学生认真准备,“机会难得”。

  来自这所学校的黄可轩同学以86.67分的成绩获得散文组第一名。她在开营仪式上讲到,在老师的号召之下,全校学生组团给创造营投稿,声势很大。

  最终,与黄可轩一起来北京的,还有4名校友,“我们是代表厦门大学附属中学来的”,黄可轩打趣道。

  根据新京报此前报道,来自浙江永康市古丽中学的施若琳,以一篇主题为“活着”的议论文,成功入选为创造营的一名学员。从小喜欢读书、写作的她,在家里有一个“宝贝书架”,长4米高3米的书架上放满了她的读物。她向往媒体工作者的职业,作为新京报的粉丝,在初次看到创造营活动时便报了名,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琢磨自己的文章。8月15日,在妈妈的陪同下她来到了北京。

  “以这样的方式参加写作评比,我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施若琳同学激动地表示。

  2 大咖授课:“每一个学生都是块璞玉”

  为了快速让学员熟识,开营仪式上,新京报品牌活动部的同事精心设计了图书漂流环节:每人自带一本书,在课堂临时设置的“投票箱”中抽取一名同学,然后将图书赠与这名同学,并以此顺延,直至完成最后一名同学的图书交换。

  “图书漂流这个环节既能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加强彼此的了解,也能为后面的大咖讲课‘热身’”,新京报品牌活动部赵敏解释设置这一环节的原因。

  图书漂流之后,8月16日上午10点,新京报·新声代第一届中学生写作创造营正式鸣锣开课。

  第一个开讲的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高考阅卷组成员何杰老师。

  不到九点半,何杰就已坐在台下,参加创造营开营仪式。十点一到,何杰老师快速走上讲台,举手投足间展现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干练与专业。

  《在鉴赏与创作中追求理性自觉》是何杰讲演的题目,他强调要“关注文本生成过程,做有效对话者”,并建议学生在行文上一定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务求干净简洁。

  本次授课导师阵容豪华,除了像何杰这样的著名语文教师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知名青年作家蒋方舟以及新京报编委于德清。

  何杰之后,第二个出场的是杨庆祥老师。杨老师的讲演同样精彩,他儒雅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杨庆祥告诉学员,“写作要保持敬畏之心,要有羞愧的能力,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要让世界讲述自己。”并强调,写作不能仅停留在名家的作品上,要探寻作品背后作者是怎样的眼界,具有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视角。

  8月17日登场的最后两位重磅授课老师是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与青年作家蒋方舟。

  王旭明老师在演讲中多次在教室中走动,与学生打成一片,严肃不失幽默,现场气氛热烈。

  他认为要想写好文章,思考非常重要,“只有对生活中的问题多思考,才能丰富见解;只有对书中的故事多思考,才能记住并内化于心”。

  来自北京的初中生郑清蕊同学表示,“尽管讲座听起来有些深奥,但这能够让我从各个角度剖析我的文字,学到了更多方法,对写作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蒋方舟老师在授课中,结合自己的经验,强调坚持的力量,她认为,“灵感是对坚持的补偿”,“高度自律=极度无聊”,只有坚持与自律,才可能兑现一个人的文学梦想。

  3 “微作文实验”:在观察思考中提升写作境界

  今年刚刚考上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的岳师孟同学对本次创造营有着独到的理解,她说,“这次活动,不是机械的信息接收,而是向外界学习和挖掘自我这两个过程的结合和互动,由此实现更有效、更有趣的自我提升。”

  正如岳师孟同学所说的,这次活动不是“机械的信息接收”,组委会还设置了景点游览的环节,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提升写作境界。

  17日下午,学员们坐大巴参观了北京山水美术馆“持续反YING”环保艺术跨界展。置身于一件件环保创意艺术品中,同学们既惊叹于艺术家的独到创意,也为环境破坏而痛心。

  站在一件名为“黑色田野”的作品面前,有同学深受震撼,“黑色与彩色,可以象征着终极城市与原始自然两种形态,也可以是毁灭与希望”。

  配合着导览员的讲解,学员们将观察融于思考,在一件件艺术品中体味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位同学对着一棵“痉挛的树”,一边拍照,一边感慨,“你怎么对待自然,自然就怎么对待我们。”

  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创造营写作训练的一部分。参观山水美术馆,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也是组委会早就做好的安排。

  这个安排,就是“微作文写作实验”:在游览过程中,学员将所见所思所感行之笔墨,写一篇微作文,在创造营的最后一天,由新京报资深编辑老师逐篇分析讲解。

  “这次的大咖授课是一个专业的写作训练,虽然学员不可能听了几天课就可以速成,但在写作技巧上肯定会有启发,所以不妨做一个小的写作实验,以检验学员学习效果”,活动组委会的老师解释了如此安排的原因。

  8月18日上午,创造营进入最后半天。在微作文讲解中,编辑老师从标题、文本、逻辑、价值观等具体的文本层面给予学员指导。

  有学员打趣,“点名式点评,压力有点大。”不过更多学员表示,微作文点评与前几位大咖导师有不同侧重,也是对这次听课效果的检验,对自己同样受用。

  4 “一封值得永远怀念的信件”

  在最后的结营仪式中,新京报社总编辑李海、新京报编委于德清为获奖学生颁发“写作之星”荣誉证书。

  李海总编辑发表了结营致辞,他对学员们的写作才华给予肯定,并期冀学员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多地走向户外,参与对这个社会的观察,“跟新京报一起,守护文字,坚守文字。”

  学员们也纷纷留下纪念卡片,表达对新京报与新伙伴的不舍。来自山东济宁的刘赢奥同学说,“在来之前我对文学和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创造营老师们前沿深刻的授课解答了我很多质疑,也坚定了我对文字的信仰。”

  杭州高级中学的郭吴悠同学则将这次活动比作“一封值得永远怀念的信件”,“在作家们的心灵世界前驻足了一会儿,受到了鼓舞,感受到了爱与希望。”

  18日中午,随着结营仪式结束,本届中学生写作创造营顺利落幕。学员带着收获、满足与不舍走出新京报,相约以后再见。

  如新京报社社长宋甘澍所期冀的,写作创造营的初衷,是希望提供一个共同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家以文会友,共同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写作创造营从始至终,在新京报报纸、公号、微博和APP端都实现了全方位传播,并打通外界传播渠道,在免费提供公益活动的同时,也呈现了新京报积极服务社会的责任精神。

  据了解,类似的活动在今后还将继续举办下去,既是践行新京报的社会责任担当,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新京报的品牌影响力。

  ■ “微作文”佳作展示

  周佳黎:艺术展的意义所在

  北京,山水美术馆。

  四十余件不同的艺术作品。

  毛笔蘸取了“尾气灰”的溶液,勾勒出形如水墨的作品;成千上万的手工卷纸筒,组成美丽的纸质“灌木丛”;编织袋,麻丝、干枯的植物,加以几根简单的灯管,便可以“复制”出中国的古代山水画。

  这是来自于最最普通,最最寻常物件的磅礴力量。

  观看时,我留意到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她站在投影仪前,扶着墙壁,等着同伴给她拍照。投影仪在她的脸上,打下淡淡的光斑。在经过她的瞬间,我的心底不禁生出了一丝淡淡的悲哀。

  所谓艺术展,难道只是供参观者拍照、发个朋友圈吗?而仅是这样,便能够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抑或是彰显自己的高雅情趣吗?我想,一定不是。

  举办艺术展的意义所在,是用直观的视觉感受,表达作品设计者的忧思和控诉,从而使参观者产生强烈的精神和心灵上的共鸣,以唤醒某些沉睡的物事。

  透过这些展会,人们应是产生对现实的反思,而不是只浮于作品的表面,只看到一袭华丽的袍子。

  希望,在未来的展会上,少一些举着手机拍照的手臂,多一些驻足沉思的身影。因为,唯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展发挥出其最本真的意义。

  岳师孟:艺术别止于对自然的模仿

  我想从一件我不太认可的作品开始我越扯越远的议论——也许显得“不会欣赏”,但我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

  那条混凝土河床和投影流水组成的“小溪”,只是以新的形式呈现了小溪的形态,解说就说这是呼吁我们保护水资源或者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又说它含有对“河床在漫长的岁月中被水赋予形态”的哲思。但是,这些都是我们面对一条真正的小溪即会产生的联想,很难说这是它作为“艺术品”价值的体现。

  艺术始于、但不应止于对自然的模仿,因为“制造”只有受到思想的指导,才称其为“创造”;而且,思想内容应当由作品自己“说出”,而不是完全依赖于解说——否则那些价值就在解说词中,艺术品本身就可有可无了。

  如果以这样的标准看待这件作品,便会看到:其形式固然是新技术的应用,但内容没有比自然中溪流的形象多出什么。解说词所述,只能说与小溪有关,可很难说与《小溪》有关。如果硬说这就是所谓主旨,那么总显得有些牵强——或许是作者表达的无效,或许是观者解读的附会。

  但若就此蔑视一切前卫艺术,认为它们都是作秀、对它们的认可都是讨好,显然是不可取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又是我在王旭明老师课上提出的问题:我怎么知道作者和为作者鼓掌的人是否真诚?

  我没有答案,我所能做的只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冒着暴露自己“识见浅薄”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 王言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