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俄罗斯与乌克兰换囚会让关系回归正常吗?

2019年09月1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国际纵横

  俄乌关系“三尺之冰”,难靠一次行动来实现“融解”,这也需要将“换囚”释放的敦睦善意延续下去。

  9月7日,俄罗斯与乌克兰交换了35名各自扣押的人员,这引起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很多国际评论将此交换行动视为积极信号,认为俄乌关系将由此回暖“解冻”。

  不可否认,此次被扣押人员交换,让两国消除了2018年刻赤海峡危机的部分“后遗症”,但俄乌关系“三尺之冰”恐怕很难依靠一次行动来实现“融解”。

  两国迈向和平的第一大步?

  俄罗斯和乌克兰刚刚进行的交换被扣押人员行动,是根据今年举行的“诺曼底四方”(法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会议框架内达成的协议进行的。实际上,俄乌双方自今年4月起,就开始围绕交换被扣押人员进行磋商和准备工作,期间还多次传出无法顺利进行的消息。

  对于历经波折终于成功开展的交换被扣押人员行动,俄罗斯和乌克兰官方都给予了积极评价。普京称这是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友好行动,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刊载评论文章称,交换被扣押人员是解开俄乌关系死局、执行明斯克协议的积极信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机场迎接归国人员时称,希望交换被扣押人员行动成为恢复乌俄关系的开端。

  此外,与俄乌冲突紧密关联的美国、欧盟等国家或组织,也表达了积极的看法和愿望。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声称,这可能是俄乌“两国迈向和平的第一大步”;欧洲委员会官员也认为,这是俄乌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步骤。

  实际上,敦促两国交换战俘或被扣押人员的声音在国际社会一直存在,而且,俄罗斯与乌克兰此前也曾开展过此类交换行动,比如,2018年3月份两国就曾在边境交换被拘留的边防人员。但是,2018年11月刻赤海峡危机爆发以后,俄乌就再未进行过类似交换行动。

  从这个意义上看,一方面,此次俄罗斯与乌克兰交换被扣押人员,的确是向外部释放了积极信息,使国际社会看到两国关系自刻赤海峡危机以来有所转圜的信号;另一方面,断言俄乌关系将由此走向改善尚为时过早,也缺乏充足事实支撑这种论断,因为此前的类似交换行动,并没有阻止俄乌之间爆发刻赤海峡危机等冲突。

  乌克兰新总统的“首要任务”?

  此次被扣押人员交换行动,在更大程度上是乌克兰新总统泽连斯基的一场“执政测验”和“政策演习”。泽连斯基作为乌克兰政坛“新力量”,在胜选后声称争取所有遭扣押人员、战争人质和船员获释是其“首要任务”。

  尽管俄罗斯也曾表示可与乌克兰商讨被扣押人员交换问题,但乌克兰在与俄方谈判过程中,泽连斯基因为交换时间选择、人员名单确定等问题承受了诸多压力,遭受了不少批评。

  不过,对其有利之处在于,泽连斯基所在政党“人民公仆党”在7月份举行的最高拉达(议会)选举中赢得超过半数席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乌克兰国内政治的这种变化,为泽连斯基顶住压力推动被扣押人员交换行动提供了重要前提。泽连斯基也借推动被扣押人员交换行动,向乌克兰民众和国际社会展示了他履行竞选承诺和推行新政纲领的决心和能力,从而为后续执政奠定基础。

  就被扣押人员交换行动对乌俄关系的影响而言,这的确为泽连斯基推动乌俄关系改善提供了一个潜在契机,至于他能否借此推动两国关系的现实改善,则值得观察。

  尽管泽连斯基今年4月当选后就多次强调要改善与俄关系,7月在与普京的首次通话中也就顿巴斯冲突问题、交换双方扣押人员等交换意见,但他要想做到为2014年危机以来积重已久的乌俄关系真正减负,重塑乌俄关系框架和走势,仍需要克服更多现实困难,将“换囚”释放的敦睦善意延续下去。

  □马斌(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