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中共中央在香山·八处革命旧址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4:中共中央在香山·八处革命旧址
下一篇

见证四位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决策

2019年09月1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来青轩房间内陈设的床、柜等家具。
来青轩,为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办公居住地,见证了4位中央领导同志在香山期间作出的重要决策。

  来青轩

  旧 址 档 案

  来青轩始建于明代,清代时位列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来青轩遭英法联军焚毁,后来遗址上改建公寓。1926年3月,香山慈幼院部分学生迁居此处。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香山后,来青轩为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办公居住地。

  历 史 片 段

  周恩来到香山后住在来青轩,但他真正在这里住的时间很短,忙着组织国共和谈、筹备新政协,还兼任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卫士成元功记得,到香山第二天,周恩来就进城拜会民主人士。

  他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在城里工作奔忙,或到民主人士住的北京饭店,或到国民党谈判代表住的六国饭店,再就是到中南海勤政殿进行国共谈判和会见客人。晚上回到香山,还要到毛泽东住处研究军事问题。身边工作人员回忆,这时期工作紧张,周恩来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二十几岁的警卫人员都跟不上他。周恩来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总是在看文件、看材料,坐在汽车上的时候也不休息,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

  1949年4月20日,渡江作战蓄势待发。毛泽东身边的卫士李家骥一早接班时得知,毛泽东几天几夜都没好好休息,更没好好吃饭。他几次请示,毛泽东都说不饿或等一会儿。下午3点,周恩来到双清别墅议事,听到李家骥汇报这一情况后,快步走入毛泽东的办公室。李家骥趁机上前说:“周副主席来了,是否搞点饭吃?”周恩来默契地接过话头:“对,快去,正好我没吃。”这才让毛泽东停下来吃了一顿饭。——摘自《老一辈革命家在香山》

  

  顺着山路步行至来青轩前,红墙、白砖、黑瓦的三色门楼首先映入眼帘。门楼墙面微微泛黄,这是修缮工作人员的有意之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来青轩的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尽可能还原了它们的本来面貌。

  沿台阶拾级而上,走过门楼即进入来青轩,院内步道平整,草木青葱。来青轩西侧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办公居住地,在原址上恢复了办公室、会客室、卧室等8间房屋。

  居住在来青轩期间,周恩来主持国共和谈,会见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筹备新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共商国是。由于工作非常繁忙,周恩来平时常要往返于香山和中南海两地办公。

  在周恩来的办公室内,有一台交直流两用收讯机的复制品(真品珍藏于西柏坡纪念馆)。这台收讯机深受周恩来喜爱,它是解放许昌城时缴获的战利品,先由当时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使用,后来陈毅转赠周恩来和邓颖超,并附信称:“此美国新出品,许昌战斗缴获,你们有电灯,利用其开动起来十分好。”

  办公室旁是餐厅,周恩来饮食清淡,餐厅的桌子上仿制了清炖萝卜、蔬菜汤和高粱米饭。“很多人从西柏坡到北平后,都希望能够吃到大米白面,但是当时条件仍然比较艰苦,多数时候吃的是东北运来的高粱米和华北的小米。”《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展陈策划组负责人李宗远说。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经常能看到周恩来在餐厅津津有味地嚼着高粱米饭,喝着小米粥。

  在周恩来住所东侧,是任弼时和朱德的办公居住地,两人房屋相邻,同在来青轩的北侧。

  作为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入住香山后,朱德与毛泽东共同指挥了渡江战役,发布了《向全国进军命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在朱德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1949年2月的《中国解放区现势图》、一份报纸、眼镜盒等。屋内还有一套可折叠的金属桌椅(复制品),这也是陈毅赠送的礼物。这张金属桌椅于1947年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战役中缴获,次年由陈毅赠送给朱德。1949年朱德从西柏坡来到香山时,也将它带到了来青轩,最后还带着它进了中南海。

  “朱德同志非常善于与人沟通,常常一两句话就能化解紧张气氛。在调研过程中,很多工人和农民被他感染,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他。”讲解员说。入住香山以后,朱德经常视察工厂、农村,找人座谈,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意见,反馈给有关单位或中央。秘书何均回忆,不少单位请朱德作报告,朱德几乎每次都到,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

  从朱德的住处往东,是刘少奇的办公居住地,他的妻子王光美和他一同居住在此。入住香山以后,刘少奇主抓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在香山召开财政经济工作会议。

  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志楣认为,来青轩见证了4位中央领导同志在香山期间作出的重要决策。

  朱德同志从这里出发,前往东北、华北、天津、北京调研工业经济发展。周恩来协助毛泽东指挥解放全中国,并且广泛和民主人士接触,团结凝聚广大民主人士,共同为建设新中国献计出力。刘少奇同志从这里出发到天津等地,调研了解中国经济。可以说,来青轩展示了当年四位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历程。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