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国微电子工艺与国外至少有3代差距,直接导致了国产市场占有率低,高端人工智能芯片严重依赖进口等受制于人的局面。
2017年,我们几个博士聚在一起开始研究光子芯片。这个工作涉及多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当时基本聚集了北京的主要高校,学科也是从软到硬都有覆盖。
我们从学术研讨到走向产业化,一步步摸索出了硅光AI芯片这样一个新技术。
近些年,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采用单一电子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工智能芯片性能的需要,也限制了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和发展。硅光AI芯片融合人工智能、光电子集成和微电子等多领域技术创新,采用国内成熟的硅基集成光电子工艺完成,摆脱对国外先进制程光刻机依赖的同时,将光子技术引入传统微电子芯片架构,为下一代高性能、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开辟道路,对加快人工智能产业落地,扭转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硅光AI芯片的研发、落地将掀起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自下而上地改变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以“高端芯片国产可控”为标志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2015年,《Nature》报道了世界首个光电混合集成CPU,基于光电子集成工艺,在同一块衬底上集成了7000万个晶体管和850个光学元件,这是传统电子架构向光电异构转变的开端,带来崭新的计算形式。2018年底,北京交通大学科研团队成功演示了基于光子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计算任务,并在国内完成了所有芯片相关的制备和封装。
从产品替代性角度看,硅光AI芯片可以逐步替代进口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具体来说,硅光AI芯片在电子技术基础上引入光子技术,以光学手段弥补、提升高制程工艺下人工智能芯片的性能,进而媲美进口低制程芯片,因此可以极大地动摇进口高端人工智能芯片在我国的垄断地位。
同题问答
你认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大的变化和进步是什么?
白冰(光子算数团队创始人):实现人工智能一直是人类的愿望,各种机器人很早就出现在科幻作品中。
以新中国70周年的跨度来看,人工智能是从无到有,甚至在21世纪才实现跨越式发展,光和人工智能的“相遇”更是最近几年才有了眉目。硅光芯片研发在我国起步于2004年,之后在设计、制造、封测、软件工具等方面取得了全产业链条的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一个未来可期的产业。
近年来,全国和北京都在双创上给了很多政策,我从博士研究生时开始创业,在双创周的亮相让我们获得了一定的关注。我觉得,新中国成立70周年,除了技术已经演进到了人工智能时代,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政策也激励了很多创业者,使我坚信光子芯片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放异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