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深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深读

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手艺与数字科技下的新生(2)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数字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对所拍摄图像进行后期拼接处理。
数字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洞窟内进行拍摄。
俞天秀

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

  同题问答

  你认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大的变化和进步是什么?

  俞天秀(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石窟数字化从探索期、经过发展期到现在的成熟期,数据采集精度从75dpi到300dpi甚至到600dpi,数字化团队从几人到现在的90多人,每年采集洞窟从1个至30多个,数据容量从十几GB到300多TB,数字化展览从无到国内外25场次,数据共享从内部到互联网全球共享,数字化工程从莫高窟到7个省12处全国文物遗址。

  亲历者说

  “我们的成果被那么多人观赏,特别自豪”

  2005年,我从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听到舍友说敦煌研究院在招人,就跟着投了简历,心里纳闷:“莫高窟招计算机专业的干吗?”进了研究院之后才得知,是做数字化的工作。

  那时候互联网还不是很普及,只有办公电脑有一根网线,手机用的是摩托罗拉。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突然到了这么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周围是戈壁滩,走半个小时都见不到一个人,刚开始特别不适应。

  慢慢开始上手工作了,整个人才踏实下来。我入职第二年,研究院的数字中心成立,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莫高窟的数字图像采集下来,然后进行后期拼接处理,保存到计算机中。

  在洞窟里拍摄,经常会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壁画有起甲病害,颜料表层卷了起来,在拍摄过程中就会有阴影,我们在采集图像前必须不断地进行测光,直到阴影消除;采集后的拼接过程还要确保对拼接成果没有影响。除此之外,还会遇到矿物颜料反光、设备故障等等,都要不停摸索解决方法。

  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2008年,当时敦煌研究院和中国美术馆合作,推出了“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展览了好多前辈艺术家的壁画临摹作品,也有一幅我们的工作成果参展:莫高窟第61窟的五台山图。十三米多长,三米多高,整整一面墙,是我们用数字化手段保留的壁画。从采集到拼接,这张照片用了我们三个月时间,四十多平米的画面连一根发丝都不会缺少,完整地复制。

  后来,“数字敦煌”上线,我们保留到计算机中的壁画图像也开始被更多人看到,甚至走向世界,成就感就更强烈了。

  现在,莫高窟的保护工作非常完善,我们所负责的数字化工作也进入成熟期,在团队和前辈们的技术积淀基础上,年轻人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最近几年,我们不断和外界合作,“数字供养人”等项目都很顺利。

  以前我们的工作内容都被存在计算机里,完成之后只有自己见过,其他人看不到,当我们的成果被那么多人观赏,真的是特别自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