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封面报道
下一篇

大学教授李保国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带领10万农民致富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上世纪90年代,李保国在苹果树前教授果农们种植技术。受访者供图

  李保国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2月生,2016年4月去世,河北武邑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他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培育了16个山区开发治理先进典型,带动10万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参与开发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两聚”理论,使邢台前南峪森林覆盖率达到90.7%,植被覆盖率达到94.6%。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的工作常态是:每年扎根农村200天以上,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在太行山区示范推广了36项实用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

  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8岁。时隔3年,他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指导农民亲力亲为

  学生贾志华说:“李老师这人喜欢亲力亲为,都想做得完美……每天都很忙,自己开车上山,还要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这些琐事把治疗心脏病的时间耽误了。”

  贾志华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在家乡河北省临城县赵庄乡贾庄村做起了农民。

  2000年,李保国到村子里授课后,贾志华的命运改变了。在李保国推荐下,贾志华到河北农业大学进修。

  贾庄村属于靠李保国的技术,实现脱贫的典型村落。村子听课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听课,2019年3月,听课的人已经有二百多人了。

  贾志华回忆,自己曾经跟着李保国夫妇在地里给果农做技术指导,有个果农听不明白,李保国老师让他示范,用手比划半天,果农还是不明白,李老师从口袋里迅速掏出剪刀,一剪子下去,果农就记住了:“当着果农的面,李保国老师没责怪我,但回去后把我训了一顿。从此,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工具包,里面装着剪子、刀子和锯子背在身上,随时可用。”

  妻子替夫完成事业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坐在人民大会堂,心情激动地说,很荣幸能受到国家褒奖,人民的认可。“就我们自己来看,他(李保国)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干了一辈子自己想干的事,无非就是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他。”

  郭素萍说,丈夫去世后,和往常一样,山区老百姓求助他科技指导和帮助的电话不断,即使刚刚失去爱人极度悲痛,但她仍坚持为果农们答疑:“有人让我把他的手机关掉,可少接一个电话,就有可能让果农多一个失望,不关就给果农留着希望。”

  郭素萍耐心解答着问题:“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就咨询其他专家,直到问题解决。我认识的专家多,一个电话就搞定,但是,换成农民恐怕连门也找不到。”

  时隔9个月之后,知道李保国去世的果农越来越多,打进来的电话越来越少:“手机停机前,我把我的手机号码在媒体上公布,告知果农们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最近,郭素萍的旧手机坏了,那是丈夫生前为自己购买的。她在朋友圈里写下:“用了10多年舍不得换,这也是一种陪伴。”

  三个设想将成现实

  李保国在世的时候曾提出三个设想:让过去人均收入不足80元的河北省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2020年靠种苹果,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他把这个目标叫做“岗底的英特纳雄耐尔”。

  郭素萍懂得丈夫的想法。她和团队将丈夫的设想都落实了。郭素萍介绍:2018年“岗底的英特纳雄耐尔”项目目标已经达到4.3万元,明年将达到人均年收入5万元,届时岗底村将成为太行山由穷变富的奇迹。

  除此之外,经过两年的努力,大苗建园已试验成功,实现了亩产达到2888.1公斤,收入达1.4万多元,大苗建园实现了苹果树提前两年进入盛果期。

  李保国生前曾成立了两个省级产业联盟:河北省苹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河北省核桃产业技术战略联盟。郭素萍介绍:这两个联盟有112个成员单位,仅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就有37家。“他去世后,我们把它搞得越来越紧密了。”

  郭素萍总觉得自己仍要继续努力。“我想和保国一样,也要干到动不了的那天。”

  新京报记者 王瑞文 实习生 路圆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