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新增762处,近现代文物占三成,山西等五省入选最多
目前第八批国保单位名单尚未公布,但据记者获悉,反映近代以来交通成就的北京站、天津北站等进入了名单。此外,一批近年来重大考古发现的遗址也进入了名单,例如长白山神庙遗址、良渚水坝遗址、花山岩画、海南沉船等。
新京报讯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定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762处,另外还有50处与此前已经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山西、河南、浙江、安徽、湖南五省入选最多。
昨天,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情况作了介绍。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从类型看,第八批国保单位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墓葬30处,古建筑280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其他12处。
与前两批相比,第八批国保单位名单并不长。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国保单位共1081处,2013年公布的第七批国保单位为1943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解释,前五批受制于财力等各方面限制,每一次都在数量上考虑过多,国力增强、保护意识增强,所以第六批开始数量得到增加。同时,第六批和第七批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当时正在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这两批体现了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
截至目前,全国国保单位共核定为5058处,包括古遗址1194处,古墓葬418处,古建筑2160处,石窟寺及石刻30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52处,其他27处。国保单位较多的省份是山西(530处)、河南(419处)、河北(286处)、浙江(279处)和陕西(268处)。
【释疑1】
新一批国保单位有何特点?
近现代文物入选比例史上最高
宋新潮透露了这批国保单位的特点。从总体来说,除了传统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之外,这批国保单位中比较突出的包括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水利遗产、军事遗产,还有一些反映近代以来教育、交通成就的单位,例如北京站、天津北站。
本批国保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占比大幅提高,结构进一步完善。在762处第八批国保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有234处,占总量的30.7%,远超第六批的19.15%和第七批的16.98%。同时,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成就的共有40处,也超过了前七批的总和。
革命文物也是第八批国保单位中的一大亮点。刘玉珠介绍,共有138处革命文物纳入了第八批国保单位体系,这是国家文物局在贯彻落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的一个务实举措,未来将进一步加强革命史实的研究和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和展示利用。
【释疑2】
哪些文物入选新“国保”?
多项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遗址入选
第八批国保单位中共有280处古建筑,涵盖塔、桥梁、寺庙、坛庙、城郭、衙署、寨堡、宅第、建筑群落、会馆祠堂、牌坊、亭台楼阁等多种类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进一步完善了国保单位体系。
据宋新潮介绍,第八次国保单位对古建筑的评选着重“拾遗补缺”。例如此前涉及教育、考棚、科举考试的文物不多,第八批国保单位中有所加强。另外,古代仓储遗址,以及能够反映生活的磨房、磨房群等古建筑也得到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古建筑也占了一定比例,例如纳西族、藏族、瑶族、傈僳族等。
入选第八批国保单位的古遗址167处、古墓葬30处,数量不是很多,但“含金量”十足,一半以上都是近些年重要考古发现。入选的古遗址古墓葬,有54处与近5年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关——其中入选的有36处,入围的有19处,如长白山神庙遗址、良渚水坝遗址、花山岩画、海南沉船等。
刘玉珠介绍,本批国保单位申报遴选本着“价值优先,质量第一,完善体系,填补空白”原则进行。价值优先,是指申报项目应当具有全国范围内的代表性和重要意义,要体现出国家属性;质量第一,是指申报项目应当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存状况良好,保护管理工作基本到位;完善体系,是指优先考虑那些与已有国保单位能够共同构成完整价值体系的申报项目;填补空白,是指注重考虑已有国保单位中尚没有或数量较少的文物类型。
【释疑3】
保护级别提升,是否利用空间会缩小?
最大程度释放活力,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文物运营
作为私人财产的文物单位,评选国保单位时是否有所差别?此次评选中,明确要求要征求所有人的意见。
“过去没有特别明确在申报之前是否征求所有人的意见,这次做了明确要求,征询所有人愿意将其列入国保单位。”宋新潮说,因为如果列入国保单位,就更强调了其公共属性,所以要尊重产权人的意见。
宋新潮透露,评选中还考虑到将来对私人文物的补偿、补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这次对私人产权文物的问题有了一个非常明晰的做法。”
另外,此次评选拓展了申报渠道,过去都是由县级报到省级,再由省级报到国家,最后开展评审。如今在这条主要渠道之外,还邀请国家部委、相关部门推荐,包括军队、国防科工系统、民主党派等等,使得推荐来的很多文物单位更加专业,推荐项目整体质量也比较高。
文物的保护级别提升,是否意味着留给文物利用的空间将变小?刘玉珠对此表示,对文物的活化利用,国家文物局一直持开放态度,强调要将文物用起来,也会给予必要的支持。“只有让更多人认识文物价值,了解文物在社会进步中的不可替代性,才能使全社会关心和保护文物。”
国家文物局将积极支持各地在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要求的框架下,推动区域性文物资源整合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支持在文物保护区域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农业,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另外,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
“在政策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强调保用并重、以用促保、分类施策、分区施策的总体思路,不断研究出台促进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政策。”刘玉珠说。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