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进入“低欲望社会”?那是不懂时下国人的消费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举一反三

  中国经济数据不支持“低欲望社会”结论。

  城市广场的店铺里,曾经顾客络绎不绝的名牌服装店门,现在人变少了;以前高高在上的高档餐厅,也因为顾客变少,做起了团购活动;年轻人不再去攀比买包包,转而购买几十元一个的盲盒……这些现象让一些人惊呼:低欲望社会来临了。

  某种程度上,这些现象是因为新一代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生活追求。但更重要的是,这种低欲望,本质上是欲望的转型,而不是欲望的消失。

  中国经济数据不支持“低欲望社会”结论

  “低欲望社会”这个词,源于著名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版的同名社会观察类畅销名作。在书中,大前研一眼中的日本,高端专卖店和百货公司不复当年热闹,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百元店,与人气超高的优衣库、遍地开花的便利店。下班后,男人们也不再愿意出去交际,宁愿待在家里;城市的夜生活远不如当年红火,光顾夜店的男性明显比20多年前少了很多。

  与消费方式一起改变的,还有日本人的观念,日本人不再追大牌,转而开始崇尚“极简主义”“断舍离”。大前研一将这些现象概要性地归结为一个词,“低欲望社会”——即人口减少、超高龄化、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不过,中国与日本并不相同。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52年至2018年,中国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的水平,排名世界第74位。离日本人均4万美元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有发展空间,就意味着机会,有机会就会促使人产生创造财富的欲望。所以,这些数据都意味着,中国既不应该说进入“低欲望社会”,实际上,也不可能是低欲望社会。中国人还需要奋斗,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更具体的经济数据,也并不支持低欲望社会的观点。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多项消费数据创下新高:10月1日至7日,全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黄金周期间,重庆、青海、湖北、四川和江苏等地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0%、16.3%、15.7%、14.0%和11.3%。某移动支付平台发布的2019国庆黄金周出境游报告显示,“十一”期间,国人出境游移动支付消费再创新高,人均支付接近2500元,同比去年增长14%;单笔消费金额同比增幅达11%。这些数字都显示出消费并未呈现出“低欲望”,而是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转移。

  所谓低欲望社会,实是欲望的转型升级

  其实,一些人眼中的低欲望社会,更精确地说,是欲望的升级转型。

  一个上中产买了1000万元的房子,一个中产买了辆50万元的车,一个小白领买了一个1万元的苹果手机,当他们进行这类所谓的“高欲望”的消费时,他们的很多消费就会呈现出“低欲望”的特征。这不是欲望变低了,而是欲望转型了。

  例如,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中国人的文化服务消费迅速增加了。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了39.3%和37.8%。

  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也显示,除运动服零售量实现同比正增长外,其他品类服装零售量均不及上年同期。运动服,如户外冲锋衣、球服等的增加,意味着整个运动开支的增加,运动开支还包括场地、器械、设备等,衣服仅仅占运动开支的一小部分。所以,看起来在衣物上呈现出低欲望,实际上是消费层次的高欲望。

  这些现象都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服装一直是中国人显示自身品位与经济地位的一种商品,所以,中国人会在服饰上花很多钱。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用来“定位自身身份的选项”也更丰富了。从而在服装上,呈现出低欲望的特征。比如,在农村,春节返乡时,人们穿什么衣服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成了是否开一辆车。而有了开车支出,原本过年买一套“好衣服”的钱减少了,转而投向了汽车消费。

  再比如,如今每逢长假都是朋友圈摄影大赛,这些各地区,各国景区的照片,背后都需要消费支撑。

  值得警惕的是,虽然中国经济整体上不支持低欲望社会的说法,但也应该看到,年轻人面临阶层固化,以及整个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导致某些方面呈现出低欲望特征。但显然,舆论也不必以偏概全,贸然做出“中国接近进入低欲望社会”的结论。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