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这里每年都有新变化。数字经济成为桐乡发展最快、最有想象力的产业。作为桐乡的“金字招牌”,乌镇走在了互联网的前沿,在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看来,未来乌镇要向引领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大城市看齐,在互联网全球版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精彩办会的目标不会变
新京报:这是桐乡第六次承办乌镇峰会,与往年相比有什么不同?
盛勇军:经过前五年积淀,我们办会经验更丰富、体系更完备、流程也更顺畅,但我们精彩办会的目标不变、力求完美的标准不会降低。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处首次实体化运作,编制了《乌镇峰会标准化操作手册》,建立起嘉宾接待、新闻宣传、安全保卫、社会化运作等一系列常态机制。
同时我们持续加大投入,比如今年投入4.5亿元建成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网络基础设施方面,乌镇景区和镇区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全国首条县级城市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式建成开通。
此外,今年我们研发使用了智能化会务系统,实现人员智能化管理、进度智能化跟踪、服务智能化保障。同时引入5G远程驾驶、人脸识别、太空漂移车等数十项智慧化体验项目。
新技术融入市民生活
新京报:桐乡最近收获了哪些成果?
盛勇军:近年来桐乡积极承接大会红利,从经济社会发展到日常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理念思维,都发生了深刻而全面的改变。
我们突出数字、创新、互联网元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互联网创新策源地。比如桐乡数字经济企业从首届大会时的355家增加到目前的1745家,五年增长了五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连续三年、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大批优质项目落户乌镇,每年有上千家企业选择乌镇发布新技术、展示新成果、推广新产品。
同时,持续推广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交通等民生项目。今年启动了乌镇5G示范小镇建设,数十项5G应用陆续落地,如投用全球首款5G自动微公交,打造全省首个5G智慧法庭,种种新理念新技术正加速融入桐乡市民的日常生活。
此外,不断深化“互联网+治理”。如携手华为、平安等公司,建设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城市大脑”,让桐乡成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县级标杆。
新京报:桐乡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是怎么做到的?
盛勇军:我们确立了打造“数字桐乡”的目标,提出“2111”的年度计划,全年引进数字经济项目总投资200亿元以上,新增数字企业1000家以上,实施智能化改造1000项,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具体来说,一是强化项目招引,聚焦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时尚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明确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同时注重推进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最后是优化营商环境,比如出台促进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
在互联网全球版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不少地方发展数字经济时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桐乡是否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盛勇军:桐乡也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去年以来,桐乡加快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在原来“人才新政27条”基础上新提出17项举措;推动配套政策和操作细则加快落地、快速兑现,打通人才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优化人才评价发现、分配激励、培养使用等机制。同时健全服务配套,推动人才服务再升级。
此外,坚持引育结合。一方面深化与沪杭等地的战略合作,引进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性、支撑性和决定性作用的人才。另一方面推进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
新京报:桐乡在用好“乌镇IP”上有什么打算?
盛勇军:建好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平台。打造好互联网特色小镇,让乌镇成为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加快形成资源集聚、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的优良产业生态。
我们将积极延展产业链,把桐乡各区块的智能制造、文创旅游、特色块状经济等多种业态串联起来,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形成全域联动。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里,我们的辐射效应也将带动周边更多更广的地区,这既是桐乡的担当,也是桐乡的自信。
乌镇走在了互联网的前沿,乌镇的未来,也必定要向京沪杭深这些引领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大城市看齐,在互联网全球版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乌镇走在了互联网的前沿,对于互联网的变化发展必须要有更迅速的反应与共鸣。乌镇的未来,也必定要向京沪杭深这些引领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大城市看齐,在“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各个方面,产生更多层次更多形式的联动交互,在互联网全球版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盛勇军
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雯
受访者供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